循环经济,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被提出,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当时的循环经济,讲究的是无害化处理。时隔多年,循环经济热度攀升,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后驱力”。
相较于传统的“获取——制造——丢弃”的单向线性模式,循环经济考究的是低排放、低消耗与高效率的资源闭环循环。这时,摆在各位企业主面前的是:如何应对资源与发展的“盾与矛”挑战?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并附上了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
而早已投身于循环经济领域的施耐德电气,结合在中国超三十年的服务实践,创新推出了施耐德电气EcoFit™ 适配改造服务,助老化工业和电气设备再燃动力,帮助企业在循环经济的“风口”中,顺势而行,从容作答“盾与矛”难题。

“1+5”模式,适配改造“脑图”
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梳理清楚问题的本质及其有可能的发展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在循环经济的高产出、低消耗特征下,企业若想求变,势必要面对随着设备改造而来的停机与成本挑战。那么究竟该何时改,又该怎么改?
针对此,施耐德电气提出“1+5”适配改造顶层设计思路,即1套评估思路和5个关键判定指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改造优先级并量化收益。

评估思路旨在明确改造实施步骤,明晰每一环节的收益。先对原有装置进行改造评估,再评估新购设备和改造现有设备的经济和环境收益,以此梳理适配改造的路径及目标,从源头促进降本提效。
而后,企业可凭借5个关键指标:备件可用性、维护成本、设备磨损程度、业务发展状况和外部监管、关键业务流程,明确适配改造的时机和环节,彻底厘清“何时改?如何改?”难题。
成本节省高达65%,改造成效够直观
除去运行可靠、效益可观、环境友好等多种收益,适配改造更能通过数字化配电设备的更新,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一举四得!值得一提的是,EcoFit™ 适配改造服务支持仅替换老旧和淘汰部件,客户可自行保留可用元器件,产生的待处理废料更少,回收成本也相对更低。
与此同时,通过适配改造帮助电气设备及系统“返老还童”,还能带来43%-65%的成本节约,性价比更高。

不仅如此,经过预设计、测试和验证的解决方案对开关柜进行全面升级后,集成快速改造,大大缩短了改造周期,大幅缩减因改造带来的综合成本,对于高供电连续性需求的医疗健康、油气化工、智能制造、冶金、公共交通等行业显然更具优势。
案例实证,适配改造可行
改造全程仅用时1小时,这是施耐德电气EcoFit™ 适配改造服务在某大型医院项目中交出的成绩。根据其断路器故障及扩容的需求,施耐德电气提供了即插即用的MTZ来替换原有开关,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无独有偶,在国内一线城市某地铁改造项目中,施耐德电气通过改造其低压供电系统132台开关设备的方式,同样以停电短的改造周期,保障了公共出行的稳定。
而在数字化层面,施耐德电气EcoFit™ 适配改造服务表现同样优秀,比如在开关设备中按照适合的传感器,即可使设备连接到云端,全面检测设备状态,便于后续运维及可持续策略的优化。
此外, 通过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云能效(Energy Advisor)能碳管理平台,构建“能碳融合”信息管理体系,在实现场地内端到端的能碳管理,挖掘用能设备节能潜力的同时,云能效亦可根据适配改造方案提供节能效用持续性跟踪分析,助推节能闭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焕新,不代表完全弃旧,成效可观的适配改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经济和环境效益,更有助于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集施耐德电气“大成”,护绿色转型。
(来源:施耐德电气)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13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