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电子工业正在稳步走出2001和2002年的严重低迷时期。尽管没有人想在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产品和获得新合同的情况下过于保守,但也没有人想再参与低迷时期之前的不切实际的经济实践。
2001和2002年的低迷不仅仅是一次由供需的正常波动而引起的周期性衰退。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低迷的两倍,它预示出了电子工业的一次转型。2001年以前,电子工业由企业市场(即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的需求所驱动,而且这些需求推动了以前的电子工业从低迷中恢复过来。ALT="">
但这次的低迷后恢复将有所不同:由于受到消费需求的推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将与多媒体技术一起成为这次恢复的主导力量。
现在,消费者要求消费电子产品含有以前企业市场不需要的许多功能,如音/视频播放、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类似功能,而且成本要达到99美元或更低。他们还希望这些产品是便携式的,而这就要求设计工程师必须对功耗和尺寸很敏感。
由消费者要求而导致的复杂性促使半导体供应商开发更细小几何尺寸的芯片。90纳米及以下工艺要求以往独立技术的融合。例如,你在进行物理层设计时已不能再忽视成品率问题。为满足这一要求,EDA、代工厂、集成器件制造商必须紧密合作,而这催生了可制造性设计(DFM)的登场。
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设计还要求高质量IP块的重利用。当预先设计好的、已经过验证的、且与标准兼容的连接性模块(如USB或PCI Express)能够在市场上买得到,那么再对它们从头开始设计便不再有意义。通过重利用已验证过的IP,设计师能够将其时间集中花在核心的个性化性能上。和DFM一样,IP对生产率、上市时间和设计的总体成本有直接影响。
随着半导体供应商为更细分的消费电子市场开发芯片,它们的利润空间将变得更低。这将促使它们采用不同的开支方案。芯片供应商将变得更为谨慎,因为它们的获利前景也已变得更不稳定。它们不仅将需要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还需要能帮助缓解成本和风险压力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重要的低迷后变化是全球市场的崛起,尤其是印度、中国和东欧。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新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市场也将得以发展。
如果消费需求、硅复杂度、技术融合和全球化成为今后几年半导体供应商前进的推动力量,那么投资回报率将成为它们选择解决方案时的首要决定因素。
作者:Aart de Geus
董事长兼CEO
Synopsys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