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美国召开的设计与验证研讨会(DVCon)上,与会代表指出,在应用电子系统级(ESL)工具和方法方面,美国仍落后于欧洲和日本。他们也探讨了个中原因,以及美国的追赶之策。
日欧处领先地位
著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Dataquest首席EDA分析师兼会议主持人Gary Smith表示,业界对“RTL以上级别”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但现在ESL出现了,而且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他称,欧洲率先采用SystemC,日本工程师则“随后跟进”。
SystemC综合工具供应商Forte Design Automation副总裁Brett Cline指出,由于门数的增加ESL已势在必行。Cline认为,欧洲和日本的市场都主要面向消费电子,面向数据流的设计使得比较容易转向SystemC。“他们在制造大容量芯片和设计以及许多软件,需要这些方面的新的思考,”Cline说。“他们意识到RTL不能做到。”
日本培训公司HD实验室全球业务开发美国主管Tony Chan也指出,日本的大多数设计都是由消费电子驱动的,竞争非常激烈,设计周期也很短。Chan表示,日本的电子公司已经应用C语言进行设计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对SystemC及一些高级综合应用有很大的兴趣。“许多(日本)公司计划到2006年将SystemC设计方法付诸实施,”Chan说。
美国缘何滞后
日本和欧洲在应用ESL方面目前处在领先地位,“然后才是美国,”Gartner Dataquest的Smith说。“说实话,美国并未出现很多ESL。我们显然落后了。我们能赶上么?”
也许不能!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飞利浦半导体设计技术部高级负责人Maurizio Vitale这样认为。他指出,飞利浦的ESL开发都在欧洲和印度,美国的运营商并不想进行ESL开发,尽管飞利浦确信ESL是必然发展趋势。
“美国仍然在拒绝ESL,”Vitale说,“他们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他认为,美国并不容易赶上日本和欧洲,因为转向ESL需要机构改变和资源的配备。
美国追赶之策
但不是所有人都对美国追赶之路抱持悲观。Brett Cline就相信,美国能够并将会赶上。“当美国掌握某项新技术时,转变速度将非常之快,”Cline说。
Summit Design的CEO Emil Girczyc也表示,ESL不能与SystemC等同。他表示,在美国已有许多非SystemC的ESL在使用,许多公司在做C/C++建模,一些公司采用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和协同验证,而且如欧洲和日本一样有许多Matlab的应用。
他认为,ESL在美国的推动因素将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SystemC工具可供使用。Girczyc表示,当欧洲人倾向于应用某种方法学时,美国的工程师已经在开始从事工具开发。“当EDA供应商拥有了可靠的工具后,在美国的应用将象在其他国家一样迅速推进,”Girczyc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