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日前发表的一项名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彩色电视机及配件供应商的生产能力”(Color TVs & Accessories: Supplier Capabilit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的市场资讯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彩电制造商在今年将生产280万台液晶电视(与2003年数量相比增长28%);200万台投影电视(增长33%)和20万台等离子电视(增长300%)。
环球资源表示,传统的彩色显像管电视仍然是主流产品,今年的产量预测将达到6,700万台。这份市场资讯报告介绍了65家电视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商,并探讨了有关价格、生产能力、研发以及设计趋势等问题。
“中国大陆和台湾彩色电视机及配件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市场资讯报告出版人马思礼(Mark A. Saunderson)先生表示:“等离子、液晶与其它高端电视正推动着全球电视机市场的发展。阴极射线管(CRT)2008年之前仍然是电视市场的主导技术。然而,到2006年,平面电视在全球电视机市场的产值预计将超越阴极射线管电视。”
报告指出,受访的65家制造商中,有31家已经推出液晶电视、11家供应等离子电视,还有7家供应背投电视。更多的电视制造商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进行液晶或者等离子电视的产品开发。 台湾地区制造商为全球电视机市场供应五分之一的液晶面板,因此,在11家受访的台湾制造商中,有9家生产液晶电视。
马先生补充道:“在2005年,平面电视继续吸引着顶尖的消费电子品牌进入这个领域,因此有关产品的产量在明年将可能达到1,200万台。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受访制造商亦将受益,因为他们为Hitachi、JVC、Panasonic和Sony等各大电视品牌以及沃尔玛和家乐福等零售商供应产品;供应量的上升以及成本的下降促使产品接近价格的‘黄金点’——即消费者能够产生购买欲的价格点。”
报告还指出,对于电视制造商,特别是专注于发展中国大陆市场的制造商而言,全球市场向数字电视转移的趋势是他们主要的发展动力。
马先生表示:“中国政府正致力在城市和农村推广数字广播。到2008年,预测将有达1亿个城市家庭转为使用数字电视;到2015年,将有达3亿8,000万个中国家庭实现数字化。对于电视制造商来说,这将产生一个巨大的产品替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