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日中国信息产业部发布25项数字电视行业标准的前2天,《电子工程专辑》的系列应用网站又增加了新的一员:数字电视。你可以通过直接访问,或通过《电子工程专辑》主网站连接至该网站。该数字电视网站将围绕数字电视产业的最新产业消息、新型半导体器件、标准、实现技术、实用方案等内容,全面覆盖数字电视,以及包括机顶盒、IPTV和移动电视等相关领域,涉及的主题包括信号输入、音/视频处理、显示、存储、电源管理以及接口等各个部分,为该产业中的工程师、技术高层提供定制的内容。
对于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而言,标准和一些核心的技术值得我们做一些探讨:
首先是标准的问题。新近推出的行业标准主要关注的是终端方面,尤其是分辨率指标720P的指导建议最引人注目,但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仍未正式发布,尽管我们都认为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考虑一下中国目前的现状,数字电视的启动一定会首先在城市发生,而数字信号的主流载体无疑将是线缆,而采用欧洲有线和卫星标准已成定数,从这个角度上看,终端分辨率的确认将加速数字电视在城市的进一步普及。数字电视产业首先在机顶盒产品上发力,据统计,借助政府和运营商的推动,以深圳为例,在2005年底,数字机顶盒的使用率达到了66万台。预计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1,000万,这是整个产业启动的一个强烈信号。
条件接收的问题阻挡了真正的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新标准中的机卡分离条款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一些过渡的电视产品,如LCD电视,仍然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2005年LCD电视的产量达到900万台,约为全球产量的40%。我们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电视产业正在为数字电视的腾飞做充分的准备。
其二是要分析一下占整个数字电视成本60%至70%的显示屏问题。无疑,平板显示将是主流,其中液晶面板的应用潜力最大。中国目前只有两家5代液晶制造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6代线,LCD板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几年内仍然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从面板的尺寸上看,由20、32至37英寸逐级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40/42英寸在2006年也会占据20%至25%的比例,但考虑到中国的家庭户型面积以及成本的因素,在未来2至3年内,45英寸及以上的平板电视应不会占据主流机型的地位。
此外,终端显示分辨率的确定对数字信号广播的分辨率也会产生绝对的影响,随着2008年的逼近,符合720P,甚至1080P显示标准的面板在中国将逐渐成为主流。
第三是数字电视所需要的先进视频处理技术。对于高清数字电视画质的处理非常复杂,涉及到去噪、缩放、画质增强等多种技术。从目前的情况看,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自适应去交错算法、帧补偿、色彩增强、自适应噪声抑制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在其视频处理器中集成了不同的处理技术,仍然占据龙头的位置。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本土的一些主要电视和芯片制造商和机构,如海信、海尔、长虹、厦华、清华力合微和上海交通大学芯片和系统研究中心等都在推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电视处理芯片,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如电视整机的发展历程一样,中国在高复杂度的电视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也会渐入佳境。
最后,集成化的大趋势将继续在数字电视领域演进。数字电视时尚、超薄外形的需求以及半导体工艺的进步,使硅高频头、视频解码器与视频处理器可以集成在单芯片中,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加速数字电视的普及。
《电子工程专辑》网站和杂志将时刻关注数字电视及相关领域技术的进程,也欢迎你的积极参与。
作者:Yorbe Zhang
总编辑
《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