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南兰
2005年,席卷欧美的TPMS风暴,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火爆”局面。曾经力推TPMS解决方案的飞思卡尔,在日前开幕的第十一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暨展览会(IIC China 2006)上,也表现出了耐人寻味的沉默。飞思卡尔一位高层对此表示,鉴于中国国内此方面政策不明朗,公司目前的汽车电子研发重心将大部分倾注于总线控制器方面,TPMS并非主力项目。与此迥然不同的是,英飞凌高调宣布,在TPMS传感器市场,英飞凌的份额将从2005年的50%增长到2010年的超过60%,而对中国TPMS市场更是抱有很大的希望。面对不甚清晰的市场前景,英飞凌因何如此执著?
飞思卡尔和英飞凌目前具有从传感器、收发器、MCU到产品演示的全套产品线,他们代表了TPMS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当谈到英飞凌和飞思卡尔的方案比对时,英飞凌汽车电子市场部安全系统经理胡云发指出,英飞凌的方案成熟度比较高,而飞思卡尔的方案在成本上有优势,两者各有所长。英飞凌公司代理商公司星科电子经理汪凯表示:“目前,TPMS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电池寿命、RF干扰、天线方向性等问题基本已经解决,现在的挑战在于产品上市之后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此外性能调试也是一大难点。”
对于TPMS技术而言,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举足轻重。去年,在英飞凌收购了挪威的汽车轮胎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厂商SensoNorASA之后,宣布全力进军汽车轮胎压力传感器市场。此前,该公司在高灵敏度传感探头上的专利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SensoNor的轮胎压力传感器已取得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认可,并与这些厂商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
目前,英飞凌已推出了SP30、SP12和SP12T等型号的产品。其中SP30是自量产后首次正式在中国市场开始推广销售。在后续产品方面,胡云发表示,英飞凌还将推出SP34、SP35、SP36和SP4x等产型号,其中SP35预计将在今年年中量产。新产品将通过降低功耗,并采用更先进的封装形式来进一步降低价格。
胡云发称,英飞凌的TPMS传感器具备独特优势:采用“玻璃-硅-玻璃”三层堆叠模块,具备最佳的介质兼容性,有助提高产品可靠性;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SP30+无线发射器与接收器芯片;低功耗,耗电流仅0.4μA;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靠性已获得验证,已在1,000万辆汽车上获得应用;同时,芯片上具备数字接口(SPI),为独立TPMS传感器带来了设计灵活性。
面对目前中国TPMS市场不愠不火的局面,英飞凌则显得异常从容。去年在深圳召开的英飞凌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研讨会是国内第一场关于TPMS技术的技术讨论,在业界反响强烈。作为英飞凌在中国国内的代理商,英恒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黄劲华对此表示,英飞凌在市场宣传方面一直比较低调,但作为全球领先的TPMS技术提供商,英飞凌已经拥有了成熟稳健的技术支持,以及业内极高的认可度,英飞凌有义务推动中国在该领域内的技术发展。
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应的强制标准出台,因而一些厂商正持观望态度,但他个人认为,中国是最有希望继美国、日本之后出台强制政策的国家,同时也将催生巨大的中国TPMS市场。据他估计,届时将有2000家左右的本土企业涉足该领域。而英恒也将一如既往的为他们提供完整而成熟的英飞凌系统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TPMS发展。
无独有偶,此次IIC展会上,本站记者还发现了另一家方案提供商——立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也在低调推广TI的TPMS解决方案。至于TI会否成为继飞思卡尔和英飞凌之后的第三股TPMS技术方向,目前尚不得知。但大家都清楚地知道,最终能够在国内TPMS市场全速起飞时就占取先机的赢家,也许正是一直以来默默耕耘的执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