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2025机器人产业趋势论坛报名
传感器

上周要闻回顾(2003年10月20-24日)

  2003年10月27日  

正如“中国制造”的整机产品引起了全球电子制造商的恐慌一样,中国晶圆厂的建设也让半导体业界关注。近日,就“中芯国际计划在北京建设三座12英寸晶圆厂”一事,又引来了不少质疑声。

中芯国际称虽然中国仍在建设新的晶圆厂,但国内芯片生产仍不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例如2004年中国芯片产值将升至63亿美元,仍然远低于需求,预计届时中国的芯片需求将达到276亿美元。

持质疑的人士却表示,虽然表面上来看,中国芯片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但在276亿美元的需求中,有90%甚至更多的芯片是用于在中国组装的电子产品,然而马上出口到欧美和日本市场,因此,这并不算是中国市场的真正需求。

对于中芯国际远离其上海的工厂在北京建新晶圆厂,该人士同样表示不理解,因为产业的“聚集效应”有利于晶圆厂的经济效益,例如共享基础设备和人力资源等等。此外,他还指出,晶圆厂需要大量的用水,而北京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

其实,就中国晶圆厂产能提升是否过快、是否会引起过剩,近来就一直争论不断。

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一种是“过剩论”,认为中国晶圆厂的建设使半导体产业面临新一轮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甚至导致2005年半导体产业再现低迷;另一种则是“理性建设论”,认为虽然近几年来中国晶圆产能迅速增长,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快,不必大惊小怪。而且中国的晶圆厂是纯粹的代工厂,而非IDM;依赖外部需求的他们只有看到需求后才会扩大产能,因此并不会引起半导体产业产能过剩。

其实业界太可不必担心,因为目前中国运营的56家晶圆厂中,只有8家拥有8英寸晶圆产能,而17家仍在使用3英寸晶圆,15家利用4英寸晶圆,6家使用5英寸晶圆,10家利用6英寸晶圆。这种低阶为主的晶圆厂分布,使中国暂且对传统的晶圆厂构不成威胁;而算算高阶晶圆厂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和时间,“中国IC产能将引起2005年半导体产业低迷”这一说法似乎是危言耸听。

分析人士表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大陆目前主要晶圆厂的创办主体不再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各地政府,而是半导体业界经验丰富的人士和民间资本,他们会从市场供需要的角度上来规划产能扩张,因此不会出现早些年“一哄而上”的现象。

例如,中芯国际的张汝京曾经在台湾地区成功创办世大积体电路公司,并且拥有丰富的建厂经验,而上海宏力半导体的骨干来源于被台积电并购的德基公司,苏州和舰科技更是被传为台联电的“影子工厂”。

有意思的是,即使是“过剩论”的主要支持者之一的台积电,也迫不急待地冲破层层阻碍,来到上海设立晶圆厂。

相关链接:


中芯国际将在京建三座12寸晶圆厂,06年中国IC业进入整合期


Jazz向华虹NEC授权0.18微米CMOS硅锗工艺技术


中国IC产能2007年占全球10%,但不会引起产能过剩


德州仪器CEO预测中国晶圆厂建设速度将会减缓


一旦中国市场营收达20亿美元,ST三年内就在当地建晶圆厂


中国晶圆厂产能提升速度慢于预期


张忠谋:大陆的IC产能将导致台湾2005年再现低迷


最新视频
伊顿Bussmann:百年品牌 以创新驱动发展   
欧姆龙光电传感器E3AS | 角度特性演示:高反光不锈钢工件稳定检出   
研祥金码
专题报道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ABB以电气问题解决专家之志,回答未来之问。讲述与中国用户携手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绿色转型的合作故事,共同谱写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电气化未来。
企业通讯
优傲机器人新品巡展 NVITATION 邀请函
优傲机器人新品巡展 NVITATION 邀请函

优傲机器人将于2025年6月5日在北京亦庄举办新品巡展活动。届时,您将有机会近距离品鉴优傲新品成为首批见证 UR15 中

2025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报名邀请函
2025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报名邀请函

6月4日,2025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聚焦“数智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与“绿色低碳构建可持续生态”双核议题,汇聚政府机构、全

在线会议
热门标签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