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万通从零开始,短短三年时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向市场推出WCDMA协议解析监视器、小灵通直放站、RFID防伪识别芯片及无线局域网802.11b/g/a系列芯片,并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的IP模块,这一切都与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军紧密联系在一起。
构筑研发团队
“刚刚开始回国创业时,中国IC设计业正蓬勃发展,但基础薄弱。” 杨军介绍说,“我们六、七个人决定回国创办IC设计公司,是希望能够振兴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产业,利用所掌握的世界最先进的LSI设计技术以及国际通用的管理办法,把公司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新型尖端技术实体。”
在2001年,WLAN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许多国际芯片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抢占市场,中国市场是这些厂商争夺的重点,中国网通已经开始了商用试点,整个中国WLAN市场开始启动。而刚刚成立的六合万通要想半路挤进这一市场,不仅要解决WLAN复杂的技术开发,还需要面对国际厂商强大的技术和市场冲击。
“我们认为无线通信领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WLAN虽然有些公司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但中国市场刚刚开始,并没有真正批量应用。”杨军回顾当年决策时说,“我们一方面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打破中国市场被国际厂商垄断的局面。”
他认为,在创业团队中,许多人过去都是从事与无线通信相关的产品开发,对PHS、WCDMA系统的开发都非常熟悉,WLAN的开发与这些通信系统的原理相近,开发的难度便要小得多。
然而,中国芯片设计方面的人才短缺在公司创立之初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加上对中国的环境也不熟,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到小公司。因此,成立之初为了解决员工技术经验的不足,六合万通的几位创始人都进入技术开发一线,从最基础的技术开始培训员工,让员工尽快熟悉相关技术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现在六合万通已经拥有50多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并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负责人,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梯队,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的准备。随着公司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断加盟,六合万通已经开始拥有了强大的研发团队。
成功的关键
“射频器件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做出来,我们已经做好了长期开发的打算,突破口选在相对比较容易的基带芯片上,然后是开发WLAN的多媒体控制功能,最后再实现RF。”杨军认为六合万通一成立在技术开发上是非常务实的,“公司成立三年后,已经实现了RF、基带和多媒体控制功能上的全面突破,全面实现了产品化并将尽快投放市场。”
但WLAN市场的发展却要比预期的复杂得多,2003年年中,WLAN的领导厂商Intersil宣布将WLAN部门出售给GlobespanVirata公司。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WLAN价格迅速滑,RF、基带和MAC整合速度加剧,而且各个企业还需要面临802.11b/g/a三种标准的迅速更迭,研发成本已经给WLAN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
拥有单芯片能力的企业Broadcom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市场预期全球60多家WLAN芯片供应商将迅速进行整合,最终将只有为数不多的六、七家公司存活。而此时六合万通刚刚宣布推出802.11b的基带芯片“万通一号”,RF以及802.11g的解决方案尚在研发之中。
“我们从研发之初就根据WLAN标准提出了很多独特的算法,这些算法与国际厂商的解决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是这些算法使得六合万通的WLAN芯片能够获得更高的集成度,芯片的面积更小,从而带来成本上的优势,在功耗上也比国际流行的解决方案要低。”杨军说。
六合万通WLAN芯片的开发成功关键在于六位创建者过去的经验,“我们六位合作者的技术和经验互为补充,基本奠定了六合万通成功的基础,也是SONY提前支持3亿日元的关键。”杨军说道,“我从大阪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日本友利电公司和新思科技日本公司工作,在这两家公司积累的经验为我在六合万通的发展受益良多。”
据杨军介绍,友利电公司是一家日本风格的公司,对工作要求精益求精,而IC设计中对任何细节都必须认真,确保万无一失,他从事的无绳电话开发也为WLAN的研发积累了许多技术经验。而在新思科技工作的几年则使其从EDA软件的工具和IC设计经验上颇有收获。
拓展WLAN的应用
让六合万通在中国一举成名是因为中国出台了WAPI标准,当Wi-Fi成员宣称要对中国实现WLAN芯片禁运时,由于六合万通在该领域的突破使中国并没有因此而妥协。虽然最后中国政府宣布WAPI标准无限期延迟实施,六合万通借WAPI一飞冲天的设想没有实现。
“我们创立之初时并没有WAPI标准,我们也并不是因为WAPI标准而进入WLAN领域。”杨军仍然对公司WLAN的发展充满信心,“WAPI对六合万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这种机会没有了,但并不意味着六合万通将因此停滞。”
据透露,六合万通针对现在的形势,已经制订了较好的应对措施。杨军说:“WAPI对六合万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WLAN的应用并不会局限于计算机,下一个应用将是VoWLAN(Voice over WLAN),现在的WLAN对语音支持有很大的欠缺,我们希望增强这方面的支持,并把VoWLAN做进手机。”
此外,中国已经成立了IGRS联盟,六合万通是该联盟的核心成员,他们希望在WLAN的基础上加入图像处理功能,从而成为IGRS实现互联的重要芯片供应商,并把WLAN集成进入DVD、DTV、打印机等更为广泛的市场。
国际合作是生存基础
六合万通凭借技术优势,先后与SONY(索尼)、NTTDoCoMo、OKI(冲电气)、MAXELL(万胜)等国际企业进行了研发上的合作。研发外包模式为六合万通的成长尤其是技术队伍的锻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IC设计公司,杨军表示,六合万通今后还是要走独立开发产品的道路,只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良好的技术优势,六合万通有能力在WLAN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
杨军
1990年到1993年,获得日本大阪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参与创建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总监
===================
作者:池安云
EETimes-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