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问题像第三方IP对设计质量造成的影响那样备受争议。IP供应商的主管们迫不及待地指出,无论过去的情况怎么样(当时大多数IP公司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现在,第三方IP都经过严格的验证,而且企业还会检查它们与各种不同设计流程的兼容性,并在实际芯片中对IP进行测试。怎么可能还出错呢?
但就是针对这些IP,许多设计主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们通过调查用户来评估IP的质量,而不是听凭IP供应商的一面之词,”Open Silicon公司的总裁兼CEO Naveed Sherwani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所有IP都有缺陷。”
业界就导致设计返工的原因进行过许多调查,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似乎支持Sherwani的悲观看法。第三方IP存在的问题经常导致设计返工。
统计数据能反映存在问题,但并不能指出症结所在。如果无法找出问题的根源,失败仍难以避免。众多案例表明IP通常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对其将承担的准确功能角色进行评估、没有遵循正确的设计流程、或是没在一直改进的半导体工艺的最新版本下进行验证。
这导致各种非议蜂拥而起。设计方说:“这个IP有毛病。”供应方回答:“不可能,只有白痴才会像你那么用。”设计方说:“它违背了设计原则。”供应方回答:“我们有自己的规则。”
等等…等等。
显然,要解决问题,双方必须合作。但谁将发挥主导作用?各自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并非在合作之初就能达成共识。
台积电(TSMC)的提议使这一讨论达到白热化。一方面,台积电表示,IP质量是如此重要,所以每一家用户机构都应该配备一名首席IP官。另一方面,台积电本身对其网站上发布的IP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而且现在它提供自己品牌的IP库。
台积电的举措正在开辟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但有人担心,这样的位置将使代工厂在巩固IP业方面握有太多话语权,而让用户承担太多责任。例如,Artisan Components公司的Mark Templeton表示,在互动双赢的合作中,每项技术的初创者应对该技术的质量负责。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但似乎没有人认为可以马上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
Ron Wilson (rwilson@)是EE Times的半导体栏目编辑。
作者:张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