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06年,全球电子产业大事不断:中国自主3G标准迈向商用、Intel与AMD多核之战愈演愈烈、索尼电池门事件风波不断、专利大户高通官司缠身…许多悬念尘埃落定,抑或悬而未决。时值年末,电子工程专辑精心挑选出2006年全球电子产业十大热门事件,分为上篇(尘埃落定篇)和下篇(悬而未决篇),以飨读者。
Intel、AMD你追我赶,多核之战愈演愈烈
Intel和AMD一直都是吸引了无数人目光的欢喜冤家,大家对他们的“口水战”似乎已经产生“免疫”了。然而,在双核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之战中,这对冤家的厮杀异常激烈,“核战”的规模和强度无往不及,因此成了2006年电子产业不能不提的话题。
AMD的双核技术,凭借SRQ(系统请求队列)、Crossbar和HyperTransport总线等种种先进的处理技术,赢得一大批拥趸,直呼AMD的双核才是真正的双核。而Intel的双核虽然在技术上并不高调,在市场上确实当仁不让,看到了满世界的“Intel inside”和“我是双核的!”宣传,不少用户还是看好Intel。年尾,Intel推出了“四核”处理器,虽然AMD直指Intel的四核不过是双核拼成而已,但Intel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杨旭却做了这么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这就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没有登上的人不应该去议论别人是从北坡还是从南坡登顶。”
多核之争让局外人看足了好戏,但对Intel和AMD来说,却是一场技术和策略的博弈, 2007年,这场“竞赛”将会更加精彩。
相关链接:
“双核”风波未平“四核之战”又起,AMD英特尔再聚首
“ 英特尔AMD处理器价格战升级,双刃剑出鞘两败俱伤
处理器领域打响"四核"战,英特尔、AMD孰执牛耳?
双核CPU揭密:英特尔/AMD没有告诉你的五项事实
AMD叫板英特尔,欲就双内核CPU一决雌雄
遭遇四面楚歌,高通官司缠身
2006年,依靠专利发家的高通公司不仅遭遇着接踵而至的反垄断官司,更是面临各大运营商的频频施压。乐也专利苦也专利,高通的霸主地位正面临着业界的挑战。
只要是关于CDMA的技术,都会同高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通在3G的三大标准中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专利,这也确保了高通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高额利润。业界销售的每一台基于CDMA的设备和终端,都要向高通缴纳一定的专利许可费。数据表明,每售出一部WCDMA手机,销售商大约要缴纳销售额5%到10%的专利费,其中约有半数进入了高通的口袋。
高通在CDMA专利领域的强势地位,成为高通专利费模式屡遭质疑和陷入诉讼的根本原因。2006年4月,移动多媒体方案供应商Nextreaming在韩国状告高通滥用垄断手段;2006年6月,欧盟就授权费用问题对高通展开调查;此后不久,诺基亚宣布停止北美以外市场的CDMA手机业务,并计划2007年4月前全面停止CDMA手机的研发和生产工作;2006年7月,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立案调查TI和Broadcom对于高通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触犯反垄断法的起诉。不仅在欧洲和亚洲市场,高通在美国也不断面临Broadcom等公司的专利诉讼。
除了芯片制造商,各大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向高通施压。6月初,印度和巴西的CDMA运营商接连提出,迫于高通高昂的专利许可费用可能会转向GSM领域。而在CDMA的根据地韩国,LG电信也一再推迟CDMA2000网络建设。
虽然是四面楚歌,但高通的态度仍保持强硬。面对各方的压力,高通还能和大家“死嗑”多久?
相关链接:
专利混战难分难解,高通Broadcom还将“死磕”多久?
高通芯片侵权惹毛Broadcom,专利“教父”也会阴沟里翻船?
Broadcom欲与高通抗争到底,诉讼战场移至联邦法院
高通“穷追猛打”冲突升级,诺基亚美国之路被“斩断”?
TI、Broadcom“忍无可忍”,“霸道”高通再遭“板砖”?
专利诉讼你来我往,高通与Broadcom交恶无休止
下一代DVD之争如火如荼,各大阵营厮杀激烈
蓝光DVD和HD-DVD这两种下一代DVD的标准之争贯穿了整个2006年,而在人们把目光集中在蓝光DVD与HD-DVD之时,国产EVD标准也开始积极武装,欲在下一代DVD市场中分得一羹粥。2006年,是各大阵营奋力拚杀的一年。
在国际市场,下一代DVD标准之争主要围绕着索尼和松下支持的蓝光DVD标准以及东芝和NEC主导的HD-DVD标准展开。从技术层面来看,蓝光和HD-DVD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前者强调的是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数据存储容量大的优势,而后者则强调其发展的渐进性与功能的实用性。
围绕着两大标准,各大厂商结成各自阵营,分别推出不同标准的光盘播放机、刻录机。此外,两大阵营还各自联合电脑厂家、好莱坞制片商、电子游戏出版商,以扩大市场。例如,在电脑生产商方面:蓝光“笼络”了诸如苹果、戴尔、三星等大批一线厂商的“芯”,而HD-DVD则是通过东芝自己来力挺;在游戏厂商 方面:微软已在新一代游戏机Xbox 360中配备支持HD-DVD标准的光驱,而蓝光则有索尼的下一代游戏机PS3的捧场;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也是各自站队,有的甚至是脚踏两条船。
就在两大阵营势均力敌、激烈竞争的同时,国内EVD标准也顽强地在夹缝中求生。国内40多家EVD硬件商、内容商、渠道商成立了EVD产业联盟,欲以低价取胜,力争国内DVD市场。
下一代DVD市场究竟谁主沉浮?可能目前谁也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答案。未来充满无尽的变数,这一场战争还将在2007年继续下去!
相关链接:
混合光盘、芯片接连登场,下一代DVD格式之争将以兼容告终?
下一代DVD两大阵营不甘示弱,三星、东芝争相登陆欧洲
两大阵营争执不下,下一代DVD难成气候?
是什么让DVD格式大战陷入僵局?
黑手机“黑”与否,中国手机产业陷入沉思
黑手机究竟黑还是不黑?这是2006年业界最关注的议题之一。联发科在这场口水战中发了、红了,人们也从中低端手机市场混乱的“抢钱大潮”中渐渐理智,整个中国手机产业因此而陷入了沉思。
手机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大批制造商的追随,“抢快钱”的思想充斥着海一般深不可测的低端市场,手机制造商渐渐变得良莠不齐。联发科在乱世中发了,其低成本芯片方案、高集成度及开发简单快速等特点很是迎合黑手机厂商的胃口,大家一拥而上。在黑手机与洋品牌的内外夹击中,本土品牌手机开始沦陷,黑手机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炮轰”的对象。
存在即合理,是非对错争论到现在,“道德论”已经渐渐站不住脚,人们越来越关心的,是中国手机牌照制度的问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大家陷入“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是否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等深奥的问题中出不来时,不如想想达尔文提出的简单易懂的真理吧,或许这能为你纷繁复杂的思想理出一个头绪来。
相关链接:
再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黑芯”联发科喊冤
联发科被责并不冤,驳“为黑芯联发科喊冤”一文
利润与研发——也谈黑手机问题
“后进”未必落后——看新兴手机企业崛起之路
X86系列处理器,工业控制的明日黄花?
80186,286,386,486处理器、296针Pentium 100/133/166和Pentium MMX 200/233处理器也许早已被消费电子领域忘得一干二净,但在对稳定性要求颇高的工业场合,这些产品还在广泛发挥着的作用。
Intel今年向其客户宣布将停产这些处理器产品,虽然订单的时间已经延长到了07年的三月份,但原本Intel是计划在06年11月24日正式停产的,这个日子恰恰是Pentium诞生10周年的日子。虽然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未显现,但已经造成了一些工控厂商的忧虑。
趁此机会,是应该升级一下硬件呢,还是继续用其他厂家的处理器?如果升级的话,要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如果采用新的处理器,会增加成本吗?如果采用其他的处理器,会不会对整个系统的功耗、性能和散热产生影响?
这些都不是杞人忧天,尤其是对大规模使用这些处理器的大型厂商。尽快找寻替代方案未雨绸缪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过尽快做出反应并不是问题,工业厂商更需要好好动动脑筋的则是如何针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对长远发展最为有利的方案。
相关链接:
X86系列处理器即将“寿终正寝”,工控厂商何去何从?
延伸阅读:
2006年电子产业十大热门事件——上篇:尘埃落定
2006年电子产业十大热门事件——下篇: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