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深圳蓝科电子总经理江淳民和中科院陈良惠院士的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个人经历。
基于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在欧美日等国家享有“绿色照明”的美誉。有预测说:中国半导体照明一旦大规模取代现有的日光灯、节能灯和白炽灯,每年节约的电能相当于一个长江三峡的发电量。借深圳高交会半导体照明国际论坛之机,我分别拜访了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淳民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陈良惠院士,请他们畅谈了从不同领域挺进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个人经历。
从底层开始迈向半导体照明产业
与江淳民初次见面是在2004年初,他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交谈时候通常以睿智、热情的眼光和神态与你交流,引经据典、清晰、奔放且富有思想的谈吐,总有让人回味难忘和深受启发的感觉。在金秋十月的高交会上,蓝科电子打出了“愿与天下有识之士合作,开创半导体照明新时代!”的醒目招牌,更让人感受到作为一个企业领导意欲总揽天下人才的决心。
见面后江淳民兴奋地告诉我说:“在上海由环球资源举办的中国采购商交易会(CSF)上蓝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外客户的热烈关注。参加高交会主要是广交天下的朋友,共创半导体照明的未来。”
此次采访在距离深圳国际机场仅仅10分钟车程、位于福永高新技术工业区的蓝科新厂房内。福永聚集了世界五百强中的几十家企业,可谓是一块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风水宝地。
进入江淳民的办公室,发现所有照明等都是用LED制成的,仿佛是一个半导体照明的演示室。谈起在深圳10年的创业经历,他沉思片刻,思绪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坦言那是一段可以尽情挥撒青春的日子,大学刚毕业的他来到深圳工作,篮球、朋友加啤酒,他执著地追寻着自己尚不清晰的深圳之梦。那时候他24岁,白天跑业务,晚上挤在出租屋里与十几个同学一起畅谈未来之梦,江淳民说:“那时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现在几乎都在忙公司的业务了。”
1995年,刚进入LED行业不久的江淳民经受了有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风雨过后,江淳民变得更加坚强,决定在LED行业做出一番成就,以此来回报支持和帮助过他的人。199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1998年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容许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他租赁了湖北一家从事LED封装的企业,建立了生产基地。“从那时起,由贸易公司迈进了半导体照明产业链,这是我事业的第一次飞跃,”江淳民说。
要推进企业的发展,江淳民深刻地意思到:增强企业领导人自身的能力和修养至关重要。2002年,他参加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SIMBA硕士班,从课堂的各种案例分析中,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也日渐清晰,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社交范围。
“MBA的学习对拓展与大公司的业务关系和今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淳民兴奋地说:“前不久,我们公司被深圳市科技局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半导体照明器件的发光效率取决于封装涉及的材料、衬底、结构、外形等诸多因素,科技成分非常高。”
蓝科未来的目标之一是构筑一个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以这个平台为纽带,联合有识之士开展半导体照明器件封装技术的研究,进而构筑半导体照明器件封装技术的专利壁垒,为产品角逐国际市场作好准备。
谈到经营的哲学,江淳民说:“半导体照明的市场很大,一个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大家合作一起来做。我看到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退出或定位于非主流的产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搭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就是要为企业搭建一个多赢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目前中国半导体照明器件市场的削价竞争非常激烈,江淳民说:“我们将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和发展空间。”
以专家的眼光倡导企业进军半导体照明
见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教授陈良惠院士的时候,他正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内主持高交会半导体照明国际论坛,这次论坛吸引了几十个来自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从事半导体照明器件研究的专家和教授。
轮到陈良惠在论坛上演讲得时候,他潇洒自如地穿插用中英文讲解中国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现状。利用论坛的课间时间,我请陈良惠院士谈起了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
他认为目前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面临的瓶颈很多,主要是生产设备受制于国外,从事半导体照明研究的人才奇缺。“高交会半导体照明国际论坛就是搭载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一个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产业交流和培养研究生是该论坛的宗旨之一。”陈良惠说。
陈良惠教授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几十年,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红光激光器的研究。“十年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开始从事高亮度LED的产业化研究,从那时起我开始进入以LED为代表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他解释说:“目前,半导体照明器件的发光效率是妨碍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这主要取决于器件的材料、衬底和封装等诸多因素。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共同决定了整个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效率的办法很多,我现在带的研究生已经开始从光子晶体角度开展半导体照明器件的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光子发光的效率。”
陈良惠补充说:“尽管高亮度LED的发光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已经可以取代白炽灯,要取代日光灯和国家倡导的节能灯却为时尚早。LED照明的总成本太高,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是主要原因。”
我们在半导体照明领域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陈良惠认为,半导体照明要进入千家万户,首先要求住宅应该实现半导体照明灯具的电源和接口的标准化,这样才能保护中国半导体照明企业的发展。“现在中国从事半导体照明的企业这么弱,政府却不扶持。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政府要采用各种符合WTO规则的办法来保护中国幼稚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这些年,陈良惠倡导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通过演讲等形式,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军半导体照明器件的应用产业。“许多节能灯企业问我,‘半导体照明的市场现在进去行不行?要不要放弃节能灯?’,我说:‘半导体照明市场2020年预计会达到120亿的市场规模,包括周边配套器件可以形成1,000亿的新兴市场。虽然那是未来的市场,但是LED的应用范围已经很广。’ LED的应用应该遵循哪些市场赚钱就先发展哪些市场的原则。”
搭建推进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平台
陈良惠说:“LED照明器件的价格雪崩是半导体照明进入千家万户的一个前提,我现在很担心企业盲目进入LED产业链造成供过于求。前不久,科技部要求各省都要搞半导体照明器件的生产,可是市场在哪里?我们说市场很大,那是谁都吃不消的未来的市场。我对很多想要进入半导体照明器件市场的人,既点火,又泼冷水,说的就是要冷静!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低成本竞争的压力很大,我们只能向高端和深层次发展半导体照明器件。”谈到此,陈良惠强调说:“尤其需要政府支持搭建一个平台,集中全国的力量开展高端器件的研究和产业化。我们有很强的技术后盾,只要应用工作跟上,就有能力做高端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件和应用产品,要避免在低端产品上开展竞争。”
目前,在半导体照明器件领域,德国OSRAM、日本日亚、美国Cree对中国持技术封锁的态度,因为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器件的制造和封装过程本身,就涉及到诸多的专利技术,德、日、美等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企业掌握先进的封装工艺和技术,江淳民说:“搭建产学研联合开发平台对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开展先进封装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
==================
江淳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SIMBA硕士 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良惠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作者:周智勇
EEtimes-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