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特尔在为其欢跃(Viiv)娱乐PC平台的内容服务提供支持方面遭遇挑战,该公司有关将Viiv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立场已经开始软化,并承认机顶盒(STB)将继续在家庭娱乐中扮演重要角色。
就在去年秋季首度提出Viiv平台时,英特尔将其定位为未来数字家庭的中心。虽然获得了微软的积极拥随,但这种策略却受到了在家庭娱乐业中执牛耳的消费电子群体的嘲弄。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又掉转了口风。该公司近期声称,从未把家庭Viiv平台的兴起看作是一个取代那些采用意法半导体(ST)和Broadcom等公司芯片的机顶盒的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机顶盒与PC将不可避免地在家庭中共存。”英特尔内容服务部行销总监Gordon Dolfie表示。
市场调研公司Parks Associates近期发表了一份有关媒体服务器的报告。这份报告调查了PC行业玩家的现状,而正是这些玩家相信,PC将在客厅娱乐中心中担当重要角色。尽管纤巧型(slim form factor)PC自2003年起就开始涌现,但Parks估计,目前只有62万户家庭拥有客厅PC;不过,这一数字到2010年预计将增加至510万户。届时,集成了电视调谐器的多媒体PC总量将从现有的67.6万台增加到580万台。
不过,现有多媒体PC中,没有配备电视调谐器的数量要多得多,达到了610万台。而随着微软将媒体功能整合在所有基于Vista的系统中,这个数字仍将迅猛增长。Parks还估计,在这期间,互联网协议机顶盒(IP STB)的数量也将温和增长。
娱乐PC平台与机顶盒联姻
基于这种情况,英特尔现在谈论得更多的,是与有线运营商进行合作,希望IP机顶盒能够允许用户观看PC或移动终端上的进行评估、选择的优秀内容。“我们真正讨论的是有多少不同管道可供数字娱乐内容进入家庭,以及消费者如何才能轻易地享用这些内容并将其通过不同管道传输到不同的屏幕上,”Dolfie表示。
至于用户对PC与机顶盒相结合究竟到底有多大的兴趣,业内已开始展开测试。按照预定安排,AT&T于7月份开始测试其Homezone概念。这项服务采用2Wire公司的IP机顶盒,以整合EchoStar的卫星电视内容。该服务还集成了数字视频录像机(DVR)、电视电话(caller ID on the TV)、Movielink与Akimbo公司提供的网络视频内容,以及音乐和图像服务。
AT&T正积极推动基于光纤/铜缆骨干网的IPTV,即其光速工程(Project Lightspeed),而Homezone被视为一项后备计划。可与PC相结合的IP机顶盒还只是特例,而非常规。“实际上,IP机顶盒目前在欧洲和亚洲有零星应用,而在美国的应用几乎是零,”飞利浦媒体处理业务总经理Chris Day指出,Homezone所选用的2Wire公司的IP机顶盒就采用了飞利浦的TriMedia处理器。
Day表示,AT&T推出的捆绑服务结合了卫星和IP视频,可能会流行得较慢,但最终应该能站稳脚跟,从而促进其它运营商考虑推出能与家庭网络相结合的IP机顶盒。“明年就会有大规模的应用吗?也许不会。但我认为在两三年之后有可能。”他认为。
英特尔还是AMD?OEM须押对赌注
不久前在台北举行的Computex上,英特尔和AMD都积极推介其娱乐PC和家庭网络,但也引起了系统设计人员的困惑,对于到底哪种平台最后会成功,他们指望能够押对赌注。
目前英特尔的Viiv处于领先地位,这毫不令人意外。英特尔在Computex上展示了众多台湾OEM基于其Core Duo平台的系统。相比英特尔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功耗更高、体积庞大的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系统,Core Duo能够实现更加纤巧的消费电子设备。AMD则紧随其后,但该公司展出的系统看起来更像传统的台式电脑,不过预计下半年将有改进,因为届时OEM将推出一批更小巧的系统,这些系统基于AMD最近专门为小外形因素而发布的具能源效益的Athlon 64 X2双核处理器系列。
在外设方面,英特尔也取得显著进展。如明基(BenQ)公司在Computex上揭开了一款通过Viiv认证的媒体适配器的面纱,Buffalo公司也推介了一款基于飞利浦参考设计的媒体适配器。英特尔还展示了新加坡创新科技公司兼容Viiv的个人媒体播放器(PMP),这可能是Viiv生态系统中的首款便携设备。英特尔将为OEM提供Viiv 1.5软件堆栈,并将于下半年交付所有兼容Viiv的外设,同时,也会基于OEM升级计划,逐渐转向新的PC系统。
随着Viiv平台生态系统的壮大,不论是在消费者间,还是在OEM间,英特尔都还有更多的调研工作要做。总体而言,台湾地区的OEM并没有为Viiv技术所倾倒,倒是急切希望获得(英特尔补贴的)相关营销资金。一家主板制造商表示,英特尔今年在Viiv上的开销将达3至4亿美元,这也弥补了该平台在内容提供上表现平平的缺憾。
AMD则强调自己方案的开放性。该公司从台湾地区的OEM高管中获得了更为中立的响应。这些OEM预计,到2007年中的时候,Viiv将居主导地位。
“两种平台中,没有哪个平台相对另一个平台具有技术优势。这是一个系统问题,考验着哪家公司更能让不同产品协同工作;这也是一个(营销)预算问题,因为必须教会消费者信赖品牌商标,” Jon Peddie Research公司创始人Jon Peddie表示。
英特尔的Dolfie提到,英特尔的某些内容合作伙伴,如AOL和Clickstar,有望在下半年推出相关服务。他还提醒说,许多批评人士并没有弄清楚芯片制造商迄今在汇集最棒的(A-list)内容并将其与Viiv平台概念相结合方面所付诸的努力。
“要培训人们学会并适应一种新的做事方法,都需要作出艰辛努力,并投入大量时间,我认为我们并没有被任何错觉所迷惑,误信我们已完成了这部分工作,”他表示。“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刚刚开始起步。”
作者:陈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