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半导体市场的快速成长吸引了众多的世界半导体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飞利浦公司最近宣布在上海成立消费半导体创新中心(CBIC),主要从事消费半导体IC设计。这是飞利浦在东亚地区的首家消费半导体创新中心,也是全球8家CBIC之一,至此该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5家世界级研发机构。
上海CBIC是飞利浦目前规模最大的IC设计中心。它将与飞利浦其他的研究机构及有关的产品部门合作,就基础性研究及技术产品的发展加以创新,同时对已有产品进行改进。其目标是为本地市场设计和开发面向更先进应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并提供相应支持。
飞利浦半导体(中国)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Tony Lear表示:“上海CBIC的成立将为中国及全球消费市场对最先进应用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提供支持,并在应用、检测和产品工程、降低成本、衍生产品、客户个性化设计的修改、计划的执行、完成和标准的设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Lear指出,凭借市场和业务驱动的创新,上海CBIC将为显示(显示处理和显示驱动)、电视(主流、数字和标准)和互连多媒体(家庭、个人和汽车娱乐系统)这三大消费业务领域创造和提供解决方案。而这三个领域的业务比重占飞利浦半导体消费业务部门的50%以上。同时,该中心也将对大屏幕显示驱动芯片、未来主流电视引擎芯片、DLP和TFT芯片等进行研发,连同设计方案部门作为飞利浦在东亚地区战略性布局的两大重点。
随着从模拟走向数字、有线走向无线、固定走向移动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消费电子行业推出“家庭互联消费”的概念。即电子产品制造商借助在家庭范围内和在外部世界能够互相沟通的技术,使消费者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音视频内容。宽带、无线连接、信息设备及数字处理等关键技术使家庭互联消费的概念成为现实。飞利浦的Nexperia Home就是针对此类应用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
Lear表示,上海CBIC将秉承互联消费的发展理念:创建一个可以随时接入信息、娱乐和服务的世界。实现以互连消费为核心的数字家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嵌入式软件。目前飞利浦已与美国风河系统公司、英国ANT Limited公司、荷兰ICT Embedded公司等多家世界主要软件公司协作,为互连消费创建中间件和应用软件。
飞利浦半导体消费业务执行副总裁Leon Husson先生介绍:“通过不断融合其基于Nexperia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飞利浦使互联消费变成了现实。飞利浦60%以上的消费业务销售来自于亚洲,反映出消费电子产业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转移的现状和趋势,而中国也是区内最为重要的消费市场。上海CBIC将与当地客户紧密合作,为当地市场设计和开发更多产品,并为本地市场的需求提供支持。”
飞利浦在中国的业务拓展、研发以及本土人才培养和社区关系上都有极大的投入。据统计,截至2003年,飞利浦在中国累计投资总额已超过34亿美元。飞利浦将技术开发和应用逐步转入中国,设立上海CBIC的意义远不只是提供解决方案,还标志着主流半导体研发已经开始向中国迁移。该中心会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快速、专业的反应。在对中国消费半导体市场长期投入的规划中,实现企业本地化,培养本土IC设计人才已成为飞利浦的工作重点。作为新的增长点,上海CBIC员工数量将呈强势增长,预计到2007年底,将达到300~400人。
此外飞利浦最近在上海签署的国际微电子研究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和中国一流院校紧密合作,培养中国本土的开发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也再次凸显了飞利浦的人才本地化策略。国际微电子研究合作计划是在飞利浦的推动下,中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荷兰 Delft 理工大学共同参与的。国际微电子研究合作计划将通过国际交流,开发世界水平的微电子技术和解决方案,并不断推陈出新。
该合作计划顾问团主席、飞利浦的Tony Lear表示,国际研发项目落户中国不仅能提升中国的先进技术领导地位,而且能促进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半导体产业的日益成熟。该合作计划致力于推动中国微电子学术发展,加快培养优秀的人才,助其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
作者: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