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ichard Wallace
副总裁兼编辑部总监
Electronics Group
“未来是不会与现在一样的。”瑜珈修行者Berra曾经说过。就算是苏格拉底与戈登摩尔进行一次关于半导体未来的对话,我想这两个哲人说的话也未必比这句话更精彩。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半导体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将无法因循任何过去曾经指导我们思考未来芯片技术的熟悉且可推断的方法。如果你对此还有任何疑问的话,那就请你看看器件制造商在向90纳米设计工艺、300毫米晶圆生产工艺以及超大规模系统级芯片设计工程方向升级路上忍受的痛苦。
我们现在正在一个新的轨道上朝着一个未知的命运飞速前进。自从平面生产工艺出现以来就一直是半导体世界中心的硅谷应当为其在新时代的角色变换做好准备。
正如客座主编Girish Mhatre在本特刊的综述文章中指出的那样,朝更快、更小和更便宜方向前进的无情历史车轮无论从技术还是经济的角度而言都正在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此外,从市场、应用和更重要的全球视角来看,半导体工业和整个世界正在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正如EETimes的编辑在本特刊中所讨论的那样,更智能、更易于使用和更方便互联的半导体设备将成为推动下一波应用的主要力量。但硅谷是否还能继续居于推动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思想、技术和商业领导地位的中心,则是一个未知数。确实,最近所发生的一切都预示:一场改变现状的革命性变革即将在半导体工业发生。
有人曾经说过,过去是地中海时代,现在是大西洋时代,而未来则是太平洋时代。当然,克里特文明的微电路是不存在的,但在未来,太平洋国家(尤其是中国)将在半导体领域把这一预言变为现实,就像它创造其几百年的辉煌历史一样。
半导体工业协会在其最新的半导体产业评估报告中声称:“半导体器件消费重心预计将从美国向亚太地区转移,这反映了电子设备制造(包括元件外包和设计服务)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一趋势将对半导体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学家指出,资本是没有国界的。这一论断也同样适用于知识资本。这解释了电子工业的全球特性以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趋势,即软件开发和设计工程也已成为我们追逐全球范围内电子制造领域的商业机会的重要一部分。
硅谷需要重新审视其“大西洋”世界观。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被迫在无晶园厂设计模式领域进行反省。因为很早以前,大量的代工厂芯片制造能力和专门技术就已经被转移到亚洲了。
更关键的是,对半导体工业未来至关重要的下一波应用热潮将是什么呢?太平洋地区的手机和PC市场已经接近零利润边缘。此外,尽管知识资本并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但是在定义下一波更智能、更易用和更方便互联的应用系统的技术规范、外形和功能时,文化因素将变得和资本同样重要。
我们为正在到来的半导体工业的太平洋时代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