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巨擘最近将其战略改弦更张,宣布终止代号为Tejas和Jayhawk两款单内核处理器的开发,并
将于2005年转而开发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的双内核处理器
上周要闻回顾(2004年5月10日-14日)
一、产业趋势
CPU巨擘英特尔改弦更张,FPGA两强分道扬镳
近期业界的一些动态颇为有趣。有别于竞争对手AMD公司强调处理器综合性能的做法而一直致力
于不断提升处理器主频的英特尔公司,由于面临因主频提升导致功率和发热量提高的挑战,这家
CPU巨擘最近将其战略改弦更张,宣布终止代号为Tejas和Jayhawk两款单内核处理器的开发,并
将于2005年转而开发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的双内核处理器。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
着英特尔从晶体管性能中抽身而出,全心投入双内核架构研究。
与此同时,此前一直是一种近乎标准化产品的FPGA的两大供应商Altera和Xilinx在战略和技术
上开始出现分化的苗头,而随着90nm时代的来临,两家公司的差异日益加剧。为满足用户不断变
化的需求,两家公司正在采用不同方法着手改进器件的结构,其中Altera正试图通过革新基础构
建模块,创造更高性能的FPGA,而Xilinx推出了面向应用的组合模块架构(ASMBL),试图针对特
定应用打造专用FPGA。
相关链接:
英特尔取消开发Tejas,转向双内核处理器
WiMAX服务2006年才会走向用户
两大FPGA供应商走向不同的道路
Synopsys CEO:转向90纳米比130纳米更容易
集成芯片技术推动,Wi-Fi手机将成为热点
业内对芯片可靠性的关注上升
Linux正成为关键应用平台,企业关注版权问题
二、技术潮流
高性能模拟IC复兴模拟技术,内存技术在竞争中演进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光环背后,模拟技术的进步显得默默无闻。而专注于高性能模拟/混合信
号IC领域的凌特公司总裁David Bell则认为,事实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功能都需要和依赖模拟IC尤其是高性能模拟IC。以凌特公司的业务分布为例,目前通
信设备应用开发是高性能模拟IC的主要推动力,此外,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电子应用正成为
新的亮点。
而随着手机中多媒体功能的日益增强,服务提供商和手机制造商都在探讨什么是扩展手机存储器
的最佳方式,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应该在现有的SIM卡中增加更多的存储器,还是选择在手机上新
开另一个插槽以容纳可拆卸的闪存卡,当然,也有第三种设想是可拆卸闪存卡同时集成安全特性
和扩展存储器,从而可以完全取代SIM卡。而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内存技术方面,由于三
星、美光、Elpida等公司已经开始正式量产DDR2 SDRAM,且英特尔即将推出支持DDR2的芯片组
,预计2004年下半年,DDR2 SDRAM即可成为笔记本及PC的主流内存技术。
相关链接:
凌特总裁专访:高性能模拟IC复兴模拟技术
扩展手机存储器方案之争在闪存卡与SIM卡之间展开
笔记本和PC内存技术正向DDR2和XDR DRAM迈进
ST的OUM内存技术进入产品研究阶段
硅锗功率放大器寻求在CDMA手机中的应用
DSP供应商努力实现软件兼容性
纳米技术将创造出全球第一款自冷却芯片
PMC和LSI加入6Gb背板竞争,采用二进制法打造串行/解串行器
瑞萨科技增强型MCU瞄准汽车图形导航应用
AWR为下一代通信设计推出可视系统仿真软件
三、中国聚焦
跨国公司加大中国市场攻势,自主芯片产业不断成长
为了在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中国市场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众多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在
中国市场的湛透。以EDA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为例,该公司日前宣布在上海成立一个研发和
技术支持中心,以期“听到中国客户的反馈,有利于更好地改进现有的产品,并更快速地响应他
们的需求”。
在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进程中,本土的芯片产业也在不断成长。此前一直为业界所
诟病的TD-SCDMA商用化步伐近期也出现令人鼓舞的迹象。据悉目前中国参与TD-SCDMA手机芯片
研发的企业已经超过10家,各企业都在按照各自计划从事芯片研发工作,其中,位于上海的凯明
信息科技推出了它的第一款TD-SCDMA芯片组,并宣布今年年底前将被用在面向中国市场的一款可
量产的手机中。北京的天??科技(T3G)也透露将在2004年第3季度完成第一代TD-SCDMA手机芯片
组的工程样片,2004年第4季度推出第一代TD-SCDMA单模演示手机,2005年年中正式批量生产,
并提供第二代TD-SCDMA/GSM/GPRS双模商业化手机方案。此外,几家通信设备厂商正在致力于传
输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其中包括华为和中兴等。
相关链接:
中国已成为新思科技公司未来的亚洲市场开发重心
福华先进探索中国IP内核授权新模式
Zarlink在浙大举办TDM-over-IP技术研讨会
中芯国际获ARM授权,开发ARM922T核心SoC技术
中国TD-SCDMA手机芯片产业化年底初步实现
数字地面电视芯片在上海研制成功,年底前流片
上海整机与IC设计联动启动,首批项目显现4大特点
四、无线技术及标准
无线技术风起云涌,厂商争相发力各有所重
近年来无线技术可谓风起云涌,不同标准相继涌向市场前沿,各厂商根据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制定
策略,出击无线市场。在硅锗技术和RF-CMOS领域具备专长的Atmel公司最近公布其无线计划,
首先推出集成收发器、高度优化的微控制器、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栈预定标准的完整
Zigbee芯片组。而除了Zigbee外,该公司同样进军了Wi-Fi、UWB和WiMax市场。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广为业界所看好的无线技术,UWB吸引了越来越多厂商的参与。各公司正积
极布局,以期在未来的UWB技术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尽管遭到了据称代表美国利益的ITU 1-8
工作组的否决,Pulselink公司仍计划在ITU国际超宽带技术大会上展示其软件定义UWB平台。而
CoWare公司日前已加入UWB论坛,在其系统级DSP开发库SPW中增加对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技
术的支持,该公司曾在2003年12月宣布开发库支持另一项竞争的OFDM超宽带模式,并宣称是业
界首家同时支持两种UWB模式的厂商。
相关链接:
Atmel推出Zigbee芯片组,全面出击四大无线技术
Zigbee联盟新纳会员27位,飞利浦退出委员会
遭遇ITU否决,Pulselink仍将展示软件定义UWB平台
CoWare加入另一UWB工作组,同时支持两种超宽带标准
满足精确定位的无线技术标准
用USB和蓝牙技术在现有打印机上实现无线打印
瞄准短距离无线语音应用的近场磁通信技术
五、设计技术
明导倡导基于平台的设计,90纳米设计中信号干扰问题受关注
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平台的设计方法可作为一种选择而关非“万能药方”,但Mentor
Graphics公司首席执行官Wally Rhines最近表示,半导体产业继续创新的唯一方式是采用强有
力的工具,集中力量开发基于平台的设计方法。他指出,业界正在分化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团体,
一部分人创造设计平台,另一部分人使用这些平台设计系统。他说:“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完整的
设计平台,具有处理嵌入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标准总线、紧密耦合外设和宽松耦合外设
的功能。系统设计师偏爱可以即插即用,而不需要了解所有元件细节,也不需要分别设计每个门
电路的工具。”
而随着工艺及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当许多公司将设计技术从130纳米向90纳米时,遭遇
到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更为突出。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有众多解决以上问题的EDA工具,
但真正的解决方案还在于方法论和教育方面。设计师需要为信号完整性收敛留更多时间,对问题
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采用信号完整性避免技术及深入到事实背后进行分析。
相关链接:
明导CEO:平台是削减设计成本的关键
后深亚微米时代刺激EDA行业的发展
基于平台的设计方法可作为一种选择而并非“万能药方”
90纳米设计信号干扰成为EDP大会中心议题
Coventor的MEMS工具提供对IC设计的链接
Synplicity的ASIC工具收入翻倍,看好结构化ASIC
联电与Synopsys携手开发0.13微米参考设计流程
安捷伦推出增强版DTV设计数据库,加快RF设计
Cadence马不停蹄,接连在华中和西北举办技术研讨会
六、生产与测试
AMD打造晶圆厂神经系统,安捷伦测试技术助力“中国制造”
AMD公司最近宣布正式启用两个自动化精确生产(APM)技术创新中心,并将其新一代APM技术应用
于其在德国的Fab 36工厂之中,用来组建一个精度更高、集成能力更强、自动化水平更高的通信
网络和控制链,控制整个工厂中数百个生产机具,形成了一个“神经中枢系统”,搜集各种机具
在晶圆进出时产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中的微处理器质量状况的持续监控
。
而安捷伦科技在最近开幕的2004上海国际电子生产设备及微电子工业展(Nepcon)上展示了最新
的生产测试技术,其中包括采用固态建模技术的自动光学检测SP50/SJ50和新一代无矢量测试技
术VTEP。该公司称,这一系列生产测试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和品牌,
而这是降低制造成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关链接:
AMD启用自动精确生产中心,打造晶圆厂神经系统
晶圆代工厂商急需与系统公司合作,以利于产能规划
英特尔发运三款90纳米奔腾M处理器
安捷伦在Nepcon上展示最新生产测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