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彩电业摆脱了2002年的低迷且增长迅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累计1-11月份全国共生产彩电5739.5万台,销售5600.7万台,二者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7%和25.1%,产品产销率高达99%。另外,2003年1-11月份共出口彩电2016万台,同比增长9.5%;出口额高达22.6亿美元,占全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的1.7%。
在中国彩电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数字电视时代雏形已经向我们显现。据统计,在2003年销售的彩电中,高端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大屏幕、数字彩电销量大幅提高。在2003年深圳高交会会上,一大批数字电视接收机登台亮相也预示数字电视时代已经已经到来。随着2004年中国正式公布数字电视地面和信道传输标准,可以预计,数字电视在2004年可以迎来更大的发展。
在数字电视大市场中,数字电视接收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而成为众多供应商搏杀的主战场。据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将有1亿数字电视机更新,如此巨大的市场引得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纷纷杀入,真正演绎了数字电视3C融合的内涵,目前有四大阵营进入数字电视领域:
- 第一阵营:传统IT厂商,其主要代表是联想、清华同方、长城电脑、HP等。
- 第二阵营:上游显示器及面板生产厂商,主要代表是三星、LG、优派、维冠等。
- 第三阵营:传统家电厂商,主要代表是康佳、长虹、TCL、创维、海信、厦华等。
- 第四阵营:通信及手机制造商,主要代表为摩托罗拉、夏新等,摩托罗拉已经推出了从15英寸到50英寸以上的各种PDP、LCD数字电视接收机,凸显其进入数字电视领域的决心。
在国外市场,由于其数字电视环境的不同,半导体巨头们都在不断开发除CRT显示以外的新显示技术,三星、LG在不断开发大尺寸的PDP、LCD电视,据报道,韩国三星SDI公司已经开发出画面尺寸达80英寸的全球最大的PDP。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支持高清电视。亮度为1000cd/m2;对比度为2000:1。该产品将在04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4年国际消费者电子产品展(CES)”上,美国eLCOS Microdisplay科技演示了采用0.7英寸LCOS(硅基液晶)元件“eHD70”的60英寸电视机。eHD70的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即支持1080p,宽高比为16:9。由于Intel的大力推崇,LCOS显示技术不断升温,目前除索尼、JVC和日立制作所等日本厂商外,美国Brillian和MicroDisplay,以及荷兰飞利浦配件(Philips Components)等公司均在开发LCOS元件。
不过TI也在积极推广它的DLP显示技术。在今年第 76 届奥斯卡年度颁奖典礼上,采用DLP技术投影机与电视作为唯一显示设备也标志这一显示技术获得业界认可。在2004 CES上,InFocus、Skyworth、Toshiba以及Viewsonic正式宣布计划生产基于TI DLP技术的大屏幕电视。此外,TCL与四川长虹电器也于会场上演示了DLP电视。
众制造商的加盟进一步壮大了采用DLP技术的电视公司的强大阵营,这些制造商包括:Gateway、LG/Zenith、Loewe、Optoma、松下、Sagem、三星、SIM2与Thomson。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只有大尺寸才能凸显数字电视的优势,据此可以判断未来数字电视接收机的主要是38英寸以上,不过其显示形式却是多样化的。
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是巨大的,但竞争也将是更激烈的,刚刚在模拟电视时代站稳的中国电视制造商又将面临更严酷的竞争,数字电视接收机时代的搏杀已经开始。谁将是数字电视时代最后的赢家?是传统的家电厂商还是刚加入的计算机新贵?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一、DTV设计技术及解决方案
在大屏幕HDTV设计中采用LCoS显示技术
模拟与混合信号技术伴随数字化浪潮不断进步
微显示技术将为主流HDTV市场的起飞铺平道路
Micronas推出平面电视适用的显示处理器
威盛CN400芯片组问世,提升数字媒体功能
视频格式转换芯片开发商助跑中国HDTV产业的发展
意法半导体推出高集成度、高性价比的液晶电视处理器
HDV格式允许摄像机录制高清晰度视频
友达开发出大尺寸46寸宽屏幕液晶电视面板
凌泰推出支持1280×1024分辨率的液晶电视控制芯片
LCOS显示器件原理及制造技术要点
长虹-TI共建实验室,瞄准消费电子及光显市场
二、DTV市场综述
壁挂平板电视正催生美国HDTV市场
全球数字电视产业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制订工作的迟缓正拖累产业的发展
平板显示技术将主宰2004年的亚洲显示市场
DTV产业:中国彩电制造商又一黄金发展机遇
数字化浪潮引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技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