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翠钦
“TD-SCDMA产业联盟的创新并不少,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TD-SCDMA联盟秘书长杨骅在2006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期间接受《电子工程专辑》记者专访时表示,特别是刚刚走访了台湾十来个厂商发现,“这些台湾企业,从技术创新来讲,和我们是有差异的,但是在产业化方面,他们产品的工艺和产业化非常强,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这两者都很重视,并且投入也很大。”
杨骅务实地谈到,从TD-SCDMA产业链建设来看,还有一些环节需要不断完善。在目前比较薄弱的测试环节,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类似的测试仪表,比如说终端一致性测试,当前的终端一致性测试是在设备厂商搭拼起来的测试台上逐个测试,综合性测试设备更为需要。终端厂商需要和测试设备厂商协调,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在TD-SCDMA联盟展区,记者看到包括展讯、凯明、重邮等芯片供应商对其核心芯片组及测试终端的展示,而大唐移动、夏新、海信等手机制造商也携终端样机齐备登场,尤其是作为联盟成员,北京星河亮点、湖北众友两家国内综合测试设备供应商让业界看到了测试环节的进一步增强。
测试设备取得进展
3G特别是TD-SCDMA产业的未来发展是国内设备厂商的崛起的机会。记者向北京星河亮点应用工程师王丹了解到,公司首款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商用产品样机SP6010也是全球首款,该产品已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1认证。他介绍,SP6010可广泛应用于包括RF开发、终端设计以及生产中的板级测试、射频校准、功能测试、质量检验、高级维修和测试系统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它采用模块化设计,频率范围高达2.5GHz,通过选配不同制式的硬件和软件模块,搭建所需的测试系统。其测量结果可以用图形、数字等多种模式显示,增加了使用方便性。
SP6010采用基于脚本的动态组织策略,可以灵活地编写大量的、可定制的测试用例,完成对手机的全面测试,包括研发用测试解决方案、生产线自动测试解决方案、认证用解决方案、维修用解决方案等等。据了解,因为GSM测试部分已经有成熟的测试设备,从成本角度考虑,该样机只支持TD-SCDMA部分的测试,目前多家的终端产品在使用该设备进行测试。
湖北众友在与星河亮点相邻的展位也有两款产品ZY803和ZY804的展示。其中,ZY803是TD-SCDMA终端维修级综合测试仪,主要由TD-SCDMA系统模拟器、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矢量信号分析仪等组成,既可工作在同步工作模式下,对终端进行“通过/不通过”的测试外,还能工作在异步工作模式,作为一个通用射频信号源和射频分析仪测试终端的各个模块,具有模块的维修、校准能力。
ZY804是TD-SCDMA终端生产级综合测试仪,能满足TD-SCDMA终端的生产需要,可在花费最少的单机测试成本的同时获得最大生产吞吐量,在保证精确和可重复测量的基础上实现最快的测量速度。它主要由TD-SCDMA的系统模拟器、宽带矢量调制信号发生器、射频信号分析仪等组成,采用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既可工作在异步工作模式作为一个通用射频信号源和射频分析仪,测试终端的一般射频指标(如功率、频谱、调制性能、波形质量等),也可工作在同步工作模式下,模拟一个基站,与终端建立通信,从而测量终端的性能指标。
谈到展位相邻的两家设备厂商算不算竞争对手时,他们表示目前要共同把事情做好,一起推动TD-SCDMA产业发展。
终端方案及核心芯片不断完善
除了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的发展,据TD-SCDMA产业联盟产品部总监金毅敦介绍,终端的产业化正在紧张进行之中,预测到今年第三、四季度,TD-SCDMA终端的产能将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今年年底几百万台的产能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当前十几家手机制造商在终端的研发投入,德信无线、晨讯科技两家手机设计公司看好TD-SCDMA未来发展,也投入到TD-SCDMA手机研发中。目前,德信选择基于凯明、T3G、大唐三家的芯片进行开发,但进度不同,计划将于年中推出首款样机,有望到年底推出较为成熟的方案。而晨讯科技与大唐移动共同成立的TD-SCDMA联合实验室已于日前投入运营,实验室配备了全套GSM和TD-SCDMA网络设备,用于检测晨讯科技开发的GSM/TD-SCDMA双模终端解决方案的系统验证,包括射频、音频、协议、高层应用功能等,为终端用户提供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多种应用,成为双方推动TD-SCDMA终端迈向商用和产业化的重要步骤。按计划,该款双模终端解决方案将在10月推向市场。
有了TI、Nokia、LG、普天等业界巨头股东的支持,凯明近两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2005年10月凯明推出了第二代增强型芯片,支持TD-SCDMA/GSM/GPRS双模,采用90nm工艺,384kbps速率支持流媒体、视频点播及多种数据的并发业务,LG基于此芯片推出了全球首款TD-SCDMA/WCDMA/GSM三模手机。据凯明市场部业务拓展经理杨元介绍,凯明合作伙伴已经推出TD-SCDMA单模测试手机,正在北京、上海TD-SCDMA进行信号跟踪测试,该测试终端可以实现超过3GPP的RF灵敏度,另外还支持USB接口,支持工程模式,即使没有网络也可以监测网络信息。
与凯明的东家背景相比,高校出身的重邮似乎留给业界更多的怀疑,然而该公司商务总监李纬称:“出身决定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观念开放、制度完善、团队勤奋成为重邮发挥优势的重要砝码,公司在TD-SCDMA最核心的芯片、物理层软件、协议栈软件方面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1997年参与标准制定,到2003年推出业界第一部TD-SCDMA样机,又在2005年10月推出首款0.13um工艺的TD-SCDMA核心芯片“通芯一号”,当前与上海龙旗、普天已经合作推出两款终端产品。他向记者透露,公司将在8月份进行第二代芯片的流片,将在针对尺寸、良率有进一步改善,同时针对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公司还计划明年年末推出GSM/TD-SCDMA双模芯片,与SMIC合作采用65nm工艺生产。此外,公司还将在RF开发、测试仪器仪表方面做进一步的业务拓展。
业内人士称,其实在芯片环节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例如某些基带的芯片传输速度、功耗、同频组网、软件配合以及合作伙伴等方面。
“TD-SCDMA这些年在各方的支持下,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TD-SCDMA面临商用,它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需要各企业在后续的产业化建设、融资的解决方面进一步做功课。”杨骅表示,“产品的成熟度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天时、地利、人合是三大关键因素”,应该说TD-SCDMA占尽了天时、地利,在规模产业化前夕,“人合”对于各企业显得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