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伊苑
“3G牌照何时发?”相信这个问题目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能够触动每一位相关利益者的敏感神经。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第67届全国电子展(CEF)上举行的“3G亚洲峰会暨3G内容战略高峰论坛”,虽然没有对此疑问正面回答,而将讨论焦点集中到当前3G产业链的众多环节是否就绪;由产业链的厂商代表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3G,你准备好了么?”然而不知觉间,我们的问题也从中找到了答案。
大唐高层一语破的,TD商用待明年年中
兼有TD-SCDMA标准制定者和芯片提供商的“双重身份”,大唐移动通信在此高峰论坛上首开议题,作为产业链领先前端方案提供者表态:“对于3G,我们已经准备就绪!”该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冯磊先生用“八年磨一剑”来形容大唐从TD概念、理论到目前已“健全即将应用的系统”这条艰辛道路。目前,国内从事TD的系统设备厂商包括三家:普天、中兴、鼎桥,国外的两家则是诺基亚与爱立信。
今年年初,信息产业部已宣布TD-SCDMA标准正式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冯磊称这正是“TD-SCDMA启动的信号”。然而,他也表示“战略也好,标准也好,真正的启动标志应该是经过测试验证之后的产品商用化”。大唐目前的客户包括中兴、华立通信、希姆通(Simcom)、TCL以及龙旗通讯,今年年初新加入的包括英华达、海尔以及江苏高通。
那么,对于真正商用的产品,大唐是否准备就绪了呢?目前,大唐已推出的TD方案包括终端解决方案验证板、TD-SCDMA无线商用卡DTM5702、TD-SCDMA移动终端DTM8002以及TD-SCDMA测试手机DTM8101等。冯磊也解释,这里的“商用卡”并非指真正商用,而是面向客户提供的满足商用要求的解决方案。从实现角度,大唐采用的是ADI公司GSM、GPRS这类2.5G/2.75G芯片,其余的硬件平台、协议?C、客户端测试平台软件部分均由大唐自主研发。据介绍,大唐目前方案实现的功耗已较低,与GSM中后期水平相当。
在介绍大唐TD解决方案时,冯磊一语破的,使所有与会者为之一振:“TD规模商用将是明年年中。”他表示,“大唐将模拟基带(ABB)和数字基带(DBB)合成的单芯片方案套件会赶在明年年中问世,明年年底则完成包括RF在内的单芯片方案。”那么,从逻辑上反推,若TD规模商用还待明年年中的话,眼下业界热望的3G牌照发放时间也许会滞后到今年下半年了。
运营商为增值点犯愁,信产部高层直言3G应“高而不贵”
3G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商用,而运营商们却在为“3G市场在哪里”而犯愁。此次高峰论坛上,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副总经理宋丽梅女士从运营商角度谈3G,表达出对“3G增值业务缺乏增长驱动,形势并非乐观”的焦虑。 从联通已有的宽带增值业务来看,04到05年间,短信业务比重下降,流媒体还在慢热,而个性化的炫铃(彩铃)业务表现不俗、比重呈现增长。宋丽梅指出,虽然增长可观,但这些业务却是无需高速率带宽就能够实现的,无需技术驱动。由此,宋丽梅认为,“即使高速宽带,也不会带来高爆炸性的增长。”3G大行其道,运营商还在摸索这块市场到底会带来哪些增长点。
正是针对宋丽梅这一“高爆炸性增长”论,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所副总工杨培芳直言相告,抛出3G应该“高而不贵”的精辟观点。杨培芳认为“3G难以跳过,5-10年内大行其道”,而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无论系统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还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都应该吸取过去的教训,放弃“淘金”、“暴富”的思想,“3G最大的风险在于,制造商、运营商如何定位3G的应用和价格”,翻过这道坎,3G就会有市场!
有趣的是,宋丽梅与杨培芳共同提及3G市场利润空间的话题。宋丽梅认为技术驱动抬高利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杨培芳则从经济学角度给大家解读一番。他指出,3G“高而不贵”是由网络新经济特征所决定,3G半导体产业资源来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沙子”(SiO2),信息来自人们永不枯竭的思想,它的成本规律与传统产业是完全不同的,边际成本趋于零,企业已没有了利润边界;随着规模、产量扩大,成本其实将趋于更低水平。
正如主持该高峰论坛的秦朔在论坛刚开始就抛出的观点:“3G就像一块奶油蛋糕,要做到足够大,每人才能分得自己那份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