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覆盖面,也涉及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电源管理、显示、处理、控制等各种技术。特别是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功能集成度的大幅提高,嵌入式软件在各功能块间的逻辑配合上日益重要。嵌入式软件的进展越来越得到广大工程界的重视。
Yorbe Zhang,总编辑,《电子工程专辑》
在中国,嵌入式系统产品的应用已超过整个计算机应用的40%,嵌入式软件约占全部软件产值的35%。此外,从产品的结构上看,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仍然大部分掌握在外国厂商的手中,中国厂商也在介入这个领域,但主要优势还是集中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
平台化、标准化和向便携式电子产品、汽车电子等领域渗透成为嵌入式软件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嵌入式OS系统的建立和开放源代码Linux系统的成熟;另一方面,产品开发时间的缩短和对产品间信息的互连互通的要求也促进了这些趋势的发展。同时,曾主要占领PC领域的Linux软件系统应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在智能手机方面,虽然占据的比例仍然很小,但数值呈现每年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厂商在该领域十分活跃,不少公司推出了基于Linux的解决方案,包括操作系统、人机界面、MMS、浏览器、E-mail、游戏等软件模块。这些产品都具有平台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可任意移植到多款芯片组中。然而,很多嵌入式Linux软件在与通信硬件系统的配合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嵌入式系统是为特定应用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淳学这样定义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依赖于软件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同时又是两者最大的应用领域。”以他的观点来看,“嵌入式系统以软件为主,软硬件不可缺少。20年前Z80单板机的成功是个最好的例子,成功的条件一是先入为主,二是公开了软、硬件资源。”
嵌入式系统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体现在单系统芯片、高效的操作系统、具备更强的联网功能(包括IPv6等新兴技术)、智能电源管理等方面。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软件在这些发展趋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要想成功地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就必须寻找或开发一个合适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即将于今年4月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举办的第五届嵌入式系统会议(ESC-2005)和第十届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China 2005)再次为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交流和学习平台。风河和Monta Vista等领先嵌入式软件供应商将展示和介绍他们的最新软件平台,众多的国际和国内半导体公司展示的产品也将帮助你创建一个优化的硬件平台。同时,相信本期中的《嵌入系统特刊》也将帮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
ESC-2005和IIC-2005上见!
作者:Yorbe Zhang
总编辑
《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