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半导体一直都在努力扩大其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在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推广疆域。继先后在中国台湾和韩国首尔与当地电信服务供应商联手展开NFC现场测试后,飞利浦近日又瞄准中国,宣布将与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厦门易通卡合作,在厦门展开中国大陆的首次NFC手机支付技术测试。
NFC手机支付可以看作是一种RFID非接触式支付方式,而飞利浦半导体在后项技术上拥有10多年的经验积累。飞利浦半导体汽车和智能识别产品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张焕麟介绍:“NFC所涉及到的智能卡控制器SmartMX已经获得了全球安全级别最高的EAL 5++标准认证。这是它被广泛应用在银行卡、电子护照等领域的主要原因。”
NFC的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带来的便捷性能够使手机、名片夹和钱包“合三为一”。利用NFC技术,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手机来交换事先存储在其中的电子名片,并将其自动存入手机电话簿外,还可以将包括交通卡、打折卡、银行卡、积分卡在内的各种卡片与手机绑定。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SP网络从绑定的银行卡向NFC手机充值,用于小额支付。“NFC可以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走遍天下’。” 张焕麟说。
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接触式支付标准,飞利浦的MIFARE技术也同样为NFC的推广助有一臂之力。据称,MIFARE占据了全球非接触式支付技术70%的市场份额,飞利浦已经在全球付运了大约6亿颗MIFARE芯片,其中中国为1亿2,000万。此外,有80~100个中国大陆城市的公交卡系统也都采用了MIRARE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落幕的德国世界杯上,全部320万张门票都采用了飞利浦的MIRARE技术。MIFARE的成功无疑加强了NFC在未来市场的胜算。“MIFARE采用的通信协议是ISO14443,而NFC所使用的通信协议ISO7816正是前者的升级版本。”张焕麟介绍,“用NFC手机代替交通卡,读卡器无需做任何改动。”
NFC技术已经让飞利浦在今年初西班牙举行的3GSM大会上大出风头。除了可以在会场进行安全支付,试用这种带有内置NFC卡手机的参会人员还能将个人信息存入其中,主办方可以据此随时得知其入场时间、姓名以及所属单位。事实上,迄今为止,飞利浦半导体已经在法国、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6个国家进行了手机支付测试。其他测试内容还包括位于台湾地区的公交系统和荷兰等地的票务系统等。此外,Vodafone和德国公交网络运营商Rhein-Main Verkehrsverbund公司在不久前还宣布,在成功进行为期10个月的现场试验后,将迎来全球首个NFC商用网络的开通。
据张焕麟介绍,此次在厦门举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消费习惯,由此取得反馈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产品开发和服务组织中进行改进。而之所以首先选择厦门,除了易通卡公司对非接触式支付卡技术的积极推动外,还因为该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相对比较完善,其服务也横跨了包括公交、餐饮、娱乐以及零售等多个领域。另外,该市目前人口200万,发卡量已经超过80万张,用卡比率也相对较高。他透露:“飞利浦半导体跟中国很多不同地方都在就这方面的合作进行沟通。我们的策略是:‘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使用诺基亚3220能够在各种配有消费终端的场所进行手机支付
100位被挑选出来的测试者将在测试期间使用诺基亚3220在包括公交、咖啡店、麦当劳、文具店、电影院等各种配有消费终端的场所进行电子支付。据称厦门市区已经有数百家店铺能够支持这种支付模式。另外,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定此次场测的结束时间,但张焕麟表示,几家公司将在测试3个月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此外他还透露,飞利浦半导体已经在同一些本土的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就NFC手机方面进行紧密的接触。“一些本土公司正在我们的支持下开始或者正在研发这样的手机。”他说。
据悉,NFC技术主要包含两颗芯片,一颗是NFC的RF通讯芯片,需要带天线工作,另外一颗则是SmartMX芯片,负责信息储存和加密算法。而目前NFC手机的实现模式主要有四种:1.将RF和SmartMX集成为一颗芯片,将其安装在手机主板或者背壳上,通过结点同主板通信,目前诺基亚和三星推出的手机都采用这种模式;2.将RF芯片装在手机主板上,而SmartMX芯片则集成进Mini-SD卡(仍然具备存储功能)中;芯片装在手机主板上,而将SmartMX集成在SIM卡中,为SP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服务带来可能;4.将SmartMX和RF芯片做成可插入SDIO标准插槽的卡片,这适合于那些本身没有预留NFC功能的手机。
NFC的未来令业界浮想联翩。不过在广泛应用之前还存在一些阻碍。例如在利用NFC手机进行大额支付时,需要同银行方面达成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电子支付规范还不完整。“要规避金融风险,就必须尽快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完善。”张焕麟强调。另外,他还担心由于读卡器设备老化带来的通讯灵敏度下降,从而在使用当中给用户带来误解,影响其对NFC手机支付的接受度。
作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