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巨头微软公司最近杀入汽车电子市场,此举在汽车电子行业产生了双重反应。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对微软这个新加入者抱持不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微软的远程信息平台可能会侵食市场,但最终的竞逐结果还无法预料。
微软公司推出其远程信息平台采用的是批量化策略。该公司与意大利的整车生产商菲亚特(Fiat)及零部件供应商Magneti Marelli共同合作,计划为紧凑型汽车提供远程信息服务,而此前这种服务更多地应用于高档车。
豪华车生产商如宝马(BMW)和奥迪(Audi)对微软的方案表示质疑。宝马公司的发言人声称,微软的汽车电子攻势不值得评论,但这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公司仍将其远程信息服务作为一个独特卖点。该公司采取的是一个由高到低(top-down)的策略,即首先在豪华车型中引入最新服务,然后逐渐过渡到经济车型。
另一位宝马高层也对微软与菲亚特的合作无动于衷,并称没有任何理由对此作出反应。此外,德国大众(Volkswagen)和奥迪的发方人同样拒绝瞒评。
而大众汽车旗下的汽车IT解决方案供应商Gedas AG则不象上述厂商那样抗拒。该公司车队管理产品部的产品经理Dimitros Horozidis预测,微软公司的产品及与汽车厂商的合作会取得成功。但是,对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复杂程度则不能被低估。Horozidis表示:“在商用车上,特殊的客户会坚持要求其解决方案(汽车远程信息平台)具备独特个性。”
微软的汽车远程信息平台具备与控制器区域网络(CAN-Bus)的接口,因此能存取内部汽车数据。但实施该标准并不意味着问题完全得到解决。Horozidis表示:“许多制造商,主要是面向商用车市场的那些厂商,倾向于为客户提供独家的定制信息。这样一来,他们的解决方案通常超越了CAN标准。一个有前途的平台必须可自由编程,使得服务供应商可在总线上使用和应施额外的信息。”
与那些只对微软的远程信息系统有过短暂兴趣的制造商不同,合作伙伴菲亚特承诺安装该平台。Ovum IT的高级分析师Dario Bettie表示:“如今菲亚特在汽车市场的地位确实不尽人意,但与此同时,该公司在欧洲汽车远程信息系统市场也是最积极和最成功的厂商之一。”Bettie强调,菲亚特的远程信息服务“Targa Sys”已经有利可图,并且被其它汽车厂商采用。这是该服务最终走向成功的一个清楚信号。
但是,根据分析人士表示,微软的第一代产品仍然经常不达标。Bettie表示,微软高调进军汽车远程信息系统市场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就是第一代产品存在缺陷。另外,这一市场竞争激烈。在汽车娱乐市场获得成功的日本先锋(Pioner)公司乃是强敌,竞争远未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