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现在不仅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晶圆代工大国,而且近两年在IC设计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令全球同行刮目相看的不俗成绩,不少大规模系统级产品不仅创造了‘全球第一’,而且系统应用市场也开始放量增大,可以说中国IC设计业的水平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相比也毫不逊色。
为了帮助《电子工程专辑》的读者近距离了解中国IC设计公司是如何凭借他们独特的技术和市场发展策略取得这一成绩的,以及他们在克服面临的技术和市场挑战时获得了哪些发展经验和教训,电子工程专辑特别组织了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采访力量,对位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成都和西安的21家IC设计公司老总进行了特别采访,我们将陆续刊出访谈实录,以飨读者。
18、本期嘉宾:李邵川,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
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级和消费类Soc及其完整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业务范围涵盖IC设计、方案研发、IC测试和销售。凭借MP3 SoC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2004年珠海炬力被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评为中国大陆最成功的IC设计公司之一。
电子工程专辑(简称EETC):2004年贵公司主要开发了哪些有自主品牌的产品?
李邵川(简称李):我们2004年所开发的多媒体MP3控制芯片、电能计量系列芯片、玩具遥控类控制芯片等产品都是具有炬力自主品牌的产品。
EETC:目前采用的主要工艺是什么?这些产品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什么?
李:目前我们采用的主要工艺是以0.35um、0.25um和0.18um的CMOS工艺为主。我们的产品主要技术特点是以SOC为主,目的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具有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的产品。
EETC:请谈谈贵公司产品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设计规模,以及设计中遇到的主要技术挑战。
李:我们的产品全部采用正向电路设计,集成规模最高可以达到数百万门级电路。面对功能越来越复杂、工艺制程越来越先进的IC需求,对于设计来说难度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时序的控制上需要更加精确,对设计验证的完整性要求日趋严格,同时市场需求却使得IC研发速度要越来越快;同时关键性IP的掌握和获取能力也是目前以SOC为主要产品形态的炬力公司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EETC:您认为哪些领域会给中国IC设计业带来最多商机?
李:和广大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通信、家电以及娱乐消费类领域应该是中国IC设计业可以把握住巨大商机的重要领域。
EETC:请介绍贵公司主要的产品类型和产品发展方向。您们的产品主要针对哪些应用领域?主要客户和潜在用户对产品的评价怎样?
李:主要产品类型为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SOC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发展方向是多媒体A/V编解码控制芯片、工业计量系列控制芯片和娱教类专用集成芯片等。产品主要针对消费类电子领域和工业计量领域。从过去一年的业绩反映出客户对我们的产品的评价是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EETC:如果某些产品未能走向商用市场,您认为主要问题在哪里?目标客户为什么不愿意采用这些产品?
李:如果一个产品无法迈向商用的市场,抛开产品本身的质量控制管理问题不说,最大的因素应该是这些产品是否真正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如性价比、客服水平等等。
EETC:2005年度贵公司计划开发哪些新产品?主要针对哪些应用市场?您如何评价这些应用市场的需求前景?
李:2005年将继续在2004年的基础上进行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主要从技术性能上加以提高。多媒体消费类电子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应该说是未来IC行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EETC:贵公司真正从事IC设计的人员有多少?您觉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与去年同期相比,核心竞争力在哪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李:截止到2004年底,我公司真正从事IC设计的工程师有超过百人。我认为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有强大的实力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的IC、以及最完善的系统解决整体方案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与过往相比,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完备性、及时性方面以及客户服务方面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
EETC:与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同行相比,您认为整个中国IC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哪些方面有了显著变化?
李:与台湾地区和韩国同行相比,应该说随着大陆整个与IC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大陆IC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更多的是体现在低附加值产品的成本优势方面,而将来则会因为更加贴近国内庞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和巨大的国内终端消费市场,而体现在产品的售后服务、客户支持等方面,同时如果与系统方案商的配合能够更加密切,产品规格更符合实际需求,产品就能更快速有效的切入市场。
EETC:你认为中国IC设计业如何才能有效缩短与全球领先IC公司差距?
李:简单来说,要缩短这种差距,除了要解决专业人力资源匮乏和核心技术积累不足方面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内的IC设计业要在观念上,真正摆脱一味靠政府扶持、优惠来发展积累的被动想法,以务实的态度、真正去面对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学习、积累和发展,才能真正缩短与国外领先公司的差距。
EETC:您如何评价“IC设计服务”模式?2004年度贵公司是否为客户提供设计代工服务?
李:IC设计服务是IC设计业的一个部分,具有特定的技术领域和服务对象,但是存在规模和空间随着时间推移会受到一定挤压。由于我公司开发自有产品,2004年未提供过设计代工服务。
EETC:您如何评价2004年度上下游产业链对贵公司的影响?您认为今年这方面将会有哪些变化?
李:2004年IC上游厂商经历了从产能紧缺到产能过剩的变化,对炬力而言是一个压力缓解、可利用资源增加的趋势;但是下游市场的竞争加剧,这对炬力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005年,大致上会延续2004的变化趋势,但是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其他IC设计公司访谈:
- 六合万通微电子:RF到基带与MAC层的完整设计能力
- 北京中科微电子:2005年订单量有望翻番
- 中庆微数字设备:锁定LED应用商机
- 中星微电子:低功耗多媒体芯片全球领先
- 中芯联合(北京)微电子:锁定MPEG视频编解码芯片开发
- 上海展讯通信:海归派加盟,欲与国际大公司试比高
- 凯明信息:重点研发TD-SCDMA终端解决方案
- 复旦微电子:深耕智能卡应用,布局电力电子产品线
- 深圳国微电子:锁定数字电视机卡分离解密芯片开发
- 四川登巅微电子:专注高速数模混合IP设计
- 西安亚同:05年开发针对遥控市场的SoC
- 昊元科技: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中国“芯”
- 珠海炬力:瞄准消费电子和工业计量应用市场
- 成都华微:着力开发开发显示驱动和音频信号处理IC
- 北京弗赛尔:计划05年订单量翻几番
- 四川南山之桥:瞄准企业级数据通信与网络安全市场
- 成都威斯达:锁定高清电视视频处理芯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