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产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的一位官员日前表示,由于担心微软公司对全球IT业的控制能力不断加大,日本、中国和韩国政府将联合各国主要高科技公司,共同开发可以替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公开源代码软件产品。
该官员强调,三国均认为市场由一个公司主导并非一件好事,“我们需要一个交换信息的论坛,以促进公开源代码软件产品的完善”。
据悉,三国可能在开放原代码操作系统“OPEN SOURSE SOFT WARE”(OOS)(如Linux)的基础上,开发出低价和稳定可靠的新系统,除应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信息家电外,还包括面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
分析人士表示,三国结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微软公司在无线通讯和消费电子领域形成新的垄断地位,阻碍三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微软在PC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曾引起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国内产业界的恐慌和指责。然而PC和有线通信似乎已成昨日黄花,消费电子和无线通信有着更为广阔的未来。
种种迹象表明,微软和因特尔这两大PC时代的巨头已经染指消费电子和无线通讯领域。如果说PC和有线通信领域中、日、韩属于后来者,受制于微软是“有苦说不出”的话。那么在消费电子和无线通讯领域则是“决不能容忍”,因为上述领域已经是中、日、韩三国的主导产业,并且已经全世界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因此,三国希望摆脱Windows操作系统的束缚,保持自己在消费电子和无线通讯产业的独立,促成了此次三国的结盟。
此外,分析人士还表示,电脑病毒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攻击频繁发生和国防安全的担心,也是三国政府决心在操作系统方面独立的原因。
据悉,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部长计划于近日的金边东盟贸易部长会议时就此问题举行磋商,预计三国将在9月中旬举行的另外一次贸易部门会议上达成一项协定,并将成立一个民间联合组织具体运作此事。
日本有关方面人士透露,日本方面将由NTT、松下电器、日立制作所、NEC、富士通等大公司参加开发,并在今年秋季设立“日中韩OSS推进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