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的基础课程,但是,如果只是在课堂里讲讲知识,学期末考考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得有一些专门的工具来辅助教学。这工具肯定不能随便选选,必须得是严格遵循精益原则而设计出来的工具,才有资格进入大学课堂。
大学里的 Kaizen 和精益生产
工程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要了解公司如何保持高效生产,理论课是基础,比如熟悉 Kaizen 概念及其实践、持续流程和七种 Muda。这是掌握各种方法的利弊并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的唯一途径。
但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像德国科隆应用技术大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机构,采用精益管系统来确保学生获得实践经验。设想一下,自己亲手设计一条生产线然后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作,会是什么感觉?过程是否像书上说的那么容易?
这所大学的汽车系统与生产学院的教授 Ables 认为,在大学里建立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不仅希望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更要鼓励学生竭尽所能去发现精益工厂如何运作以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其运转起来。
精益管中的精益生产
这段时间,学生们正在学习如何建立一个星形的生产系统,就像一个中心仓库给所有围绕它的工作台供应物料。科隆应用技术大学的精益工厂非常适合训练学生建立小型、高效的生产单元。这也要归功于 item 的 D30 精益生产装配系统。
整个精益工厂由第二代精益生产装配系统搭建而成。Abels 教授讲到:"我们考察了很多这种精益管型材,但是 D30 真正让我们爱不释手的原因是它严格遵循了精益原则。"
可这不是应该的,教授解释说:"我们在精益研究中有一些典型案例,比如想拧紧长螺栓时,就会问学生'什么时候变得精益?'和'什么时候开始实现价值创造?'实际上,价值创造只会在最终紧固时发挥作用。这些元件也是如此——它们的设计让您可以将其简单的插入精益管并且转动半圈就可快速拧紧。"
重复使用是精益管的基础
学生们还希望系统能够既灵活又寿命长,质量还要好。实际上,组件必须能够反复拆卸使用并重新组合。只有复原性很强的精益管系统才能满足这些要求,正如 Abels 教授所说的:"我们的学生通常是10人一组,在半天的时间内建立一个系统。实践时间要快,因为我们还要传授该方法背后的专业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反复拆卸所有零件。"
D30 精益生产装配组件系统中的铝型材精益管已经在实际中证明了其价值所在,因为精益生产系统就是为工业环境的日常使用而开发的。
"这个系统保存完好,几乎没有任何损坏。"Abels 教授说,"由于采用了紧固技术,我们可以反复利用它。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大学环境中。"
精益工作台的新设想
学生在练习如何扩展和重新装配结构时,精益生产装配组件系统的优势才更加明显。集中存储转换为传动架存储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其中涉及到学生必须将整个精益工作台单元重新安置到另一个房间里。
只有在装配组件系统能够确保紧固件长期稳固的情况下,这才行得通。"我们并不是总能找到相同的解决方案,"Abels 教授指出:"一个小组设计的存储架可能看起来与另一组设计的完全不同。item 的系统具有这种灵活性,这意味着学生我们可以重现学生想要做的任何东西。如果我们想融入后期的创新,也能很快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