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2025全景工博会
嵌入式系统

研华:刮起技术革新的蓝色风暴

  2010年11月22日  

        2010年11月,在工博会上,一道蓝色旋风悄然酝酿着技术革新的风暴,走在物联网发展道路上,研华立志做优秀的“智能地球的推手”。作为业界领先的工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研华携旗下全系列产品及物联网相关产品、方案高调亮相,其勇于承担行业发展旗手的责任感受到上海政府代表团的高度赞赏,展位上,八大展区全面展示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潮流及行业趋势,结合资深产品经理精彩现场讲解,顿时开启与观众热情洋溢的互动交流。
        沟通无处不在,这边,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全球产品经理林新峰及中国区产品经理邓斌与IIANews流程工业自动化总编李天骄,就PAC的发展展开精彩而深入的讨论,另外延伸的话题也让我们对研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全球产品经理林新峰(右)及中国区产品经理邓斌(左)

        PLC还是PAC?
        展会现场,研华新品PAC之APAX-5070等系列产品受到极大关注。另有基于研华PAC的APAX可编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网络终端服务客户端产品及解决方案,结合生动的实际应用现场展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望,预示着PAC未来光明的前途。
        长期以来,PLC始终活跃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控制应用。然而,人们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多,正如林先生所说:“快速运算、海量存储、与其他硬件平台以及网络的连接等,因而传统的PLC 已不能满足所有的控制需求。”
        基于标准的、通用的、开放的实时操作系统,结合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以及背板总线,PAC以轻便的控制引擎为最大亮点, 并设计通用的软件形式的控制引擎用于应用程序的执行,有良好的兼容性,同时功能强大。
        技术上的优势有目共睹,然而在经济危机之后,回暖的2010年,百业待兴,在这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成本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PLC还是PAC?邓先生给出专业建议:“虽然PLC适用于绝大多数控制应用场合,但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果PLC还需配备工控机进行工作,出于成本的考量,PAC会是更明智的选择。”
        因此,研华整合高性能嵌入式技术和软逻辑技术,将工业PC强大的运算性能和PLC的编程方式、实时性和可靠性完美结合,“基于团队的专业性,为中国垂直行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林先生自信地总结。
        离散控制&过程控制
        对于离散控制和过程控制,PAC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离散控制中,多台机器并联处理大量信息、显示模型图像等情况下,PAC可以提升性能,获得更高的性价比”,邓先生介绍说。林先生则将优势具体化:“基于PAC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兼容性,同步、高速的信号联网处理可以轻松实现,技术和元件都不是问题。”而对于过程控制,用户们往往青睐DCS,“推广PAC过程中,压力不是来自对手的竞争而是客户的观念,不同于欧美,多机联网、信息汇总等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统一控制观念比较淡化。”
        难道说对于PAC,过程控制就是一块鸡肋吗?显然,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集散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系统网络,它和PLC或PAC之间的关系类似“系统”和“装置”,系统可以协调装置的功能,而装置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采用PAC构成DCS网络,并完美利用PAC处理网络中的复杂控制。据了解,PAC 产品已经被应用到冶金、化工、纺织、轨道、建筑、水处理、电力与能源等诸多行业中。研华也从饮料、食品包装行业起步,将PAC在过程控制中发扬光大。

[DividePage:NextPage]

    赢得市场先机
    林先生表示:“研华一直专注于这个领域,研发下一代PAC,这是一个拼耐力的市场,我们会一直同自己做斗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邓先生也表示出充分的信心。PAC发展之路似乎任重而道远,研华的信心来自哪里?
    PAC结合嵌入式PC的处理器、RAM和软件的优势,以及PLC固有的可靠性、坚固性和分布特性,集成了多领域功能、共用的开发平台、开放式接口以及分布式模块架构,可以满足用户单一平台多功能的需求。同时,采用软逻辑技术,软逻辑内核运行于后台,并支持国际编程标准,使得采用PLC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和其它的应用程序如HMI软件、数据库软件等同时在PAC系统中并存,实现实时控制、HMI组态软件、数据库等等功能同时运行于一台控制器中,真正实现了PAC的单一平台多功能的特点……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林先生提到本土化生产、管理及技术支持:“投入丰富的人力物力,深植中国,精耕市场。及时察觉本土用户需求变化并迅速反应。”邓先生补充道:“基于本土优势,迅速响应各个行业的特殊要求,甚至包括认证,做出专属模块专属功能,完成用户的需求。”
    除此以外,邓先生提出:“以用户的语言进行沟通。”例如纺织行业,用户往往不关心A\D速度、I\O点数,关心的是他的客户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车速,增加缆车牢固程度。船舶行业用户往往不关心Modbus等协议,他在意的是通讯的稳定性,用这样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共鸣,而不是大量的自动化术语。
    “先进技术+本土优势+无限沟通”这就是研华赢得先机的筹码。
    把握市场方向
    众多的行业,需求千变万化,定制化方向必不可少。林先生表示:“针对垂直市场,特定行业提供的整套解决方案,组态软件都是系统化的产品,PAC是系统化的产品,经过整合测试针对需要的点获知用户头疼的问题进行解决。”
    邓先生给出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电子产业的大批量快速生产中,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会影响整条流水线。出现故障再维护往往损失惨重,而定期维护耗力耗时。”对用户来说,这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在线诊断将所有难题迎刃而解,“信息时代,利用联网随时监测各项指标,异常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维护。”邓先生给出一个案例,在某水利工程项目中,其中一个环节发电机的接线端子因高温烧熔,在研华实时诊断下监测出异常并成功避免了至少一千万的损失,邓先生开玩笑地说:“一套监测设备几十万,这次事故后所有发电机全部装上了这套设备。”
    并且,根据市场需要,研华给出更人性的技术方案,将HMI/SCADA和I/O处理任务由不同的CPU分别处理。如果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不正常工作时,I/O的处理仍然不受影响而正常工作,工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只对该HMI/SCADA控制器进行维护或检修而无须担心对I/O处理任务的中断。以此降低风险并确保控制系统的高性能和稳定性。
    对于未来市场,林先生给出明确的四个方向。关心公共建设,投身水处理、市政管理等方面;携PAC进军PA,挖掘市场潜力;优化自动化设备,最大限度利用CPU资源;关注能源行业,贡献环保事业。
    结束了一场技术交流盛宴,我们对研华未来的发展,对PAC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技术与服务的完美融合下,研华的蓝色风暴一定会带来全新的自动化革命,作为“智能地球的推手”,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视频
AMD以“AI+”全栈实力助力产业发展   
欧姆龙工件个体追溯系统 | 高动态范围、85°广角测量,ZP-L助力稳定检测   
研祥智能
魏德米勒麒麟专题
魏德米勒
专题报道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ABB以电气问题解决专家之志,回答未来之问。讲述与中国用户携手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绿色转型的合作故事,共同谱写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电气化未来。
企业通讯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线会议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