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增材制造(3D打印)」
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旗下的Protiq公司是全球工业级3D打印领域的专业服务商,他们的团队中有这样一位关键人物,37岁“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双buff”工程师——斯特凡・德赫鲁特。

斯特凡・德赫鲁特 3D领域的技术先锋
从母公司“金汤匙”到独立标杆(Protiq的颠覆式成长之路)
斯特凡的职场起点有点魔幻
2016年入职菲尼克斯电气工具车间,才3个月就“被动跳槽”——Protiq独立分拆了!
和多数初创公司愁客户、啃硬骨头不同,Protiq开局即巅峰:“一出生就有稳定客户兜底”。但他们没躺平,不到一年就搞出大动作:2017年上线Protiq Marketplace,直接把3D打印做成“线上平台生意”。如今外部客户订单成了实打实的增长引擎。
斯特凡精通机械制造,曾参与3D打印机及其技术的研发。如今,他还协助搭建了公司专属的数字市场平台,并深度参与销售相关事务,目前已全面负责该领域工作。

斯特凡对增材制造满怀热忱

rotiq专注于技术攻坚
挑战“不可打印”禁区(铜/锌/高强度钢的全球首创革命)
三大材料技术突破 把不可能,一个个变为现实
核心差异化:从底层研发工艺
· 铜打印:从“不可能”到“全球首创”
2010年Protiq启动相关研发时,行业共识是“铜无法通过3D打印加工”,但他们偏要挑战。谈及3D打印,斯特凡的热情溢于言表:“我们从零开发专属工艺,2013年就成功实现铜的3D打印,而竞争对手直到2018-2019年才跟上脚步。”
· 不止于铜:锌、高强度工具钢接连攻克
攻克铜之后,Protiq又把目标对准了锌和高强度工具钢。这些材料的打印难点在于“物态控制”:比如粉末床工艺要求材料含水量均匀、流动性达标,塑料打印的流动性更是行业难题。
“我们和大型材料厂商一起做基础研究,反复测试材料的物态变化规律,才终于把这些‘难搞材料’一个个变成可打印原料。”
也正是这些突破,让Protiq直接坐稳了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标杆的位置。

铜打印

不止于铜
模式创新:搭建“打印界淘宝”
靠透明度和服务赢得市场
技术之外,Protiq的另一张王牌是数字平台——Protiq Marketplace,这也是斯特凡如今重点负责的业务。简单说,这个平台就像“增材制造界的淘宝”:一边连接有打印需求的企业客户,一边聚合全球的3D打印服务商,而Protiq的角色是“平台运营+质量把关人”。
严选供应商:ISO 9001是底线
如今平台上已有40家供应商,不仅有Protiq自己的服务,还有其他厂商的陶瓷、玻璃等特色打印服务。但想入驻没那么容易:“必须有ISO 9001认证,我们还要做自主审核,确保每个合作伙伴的质量都达标。”
避免价格战:靠“差异化”说话
平台上同一需求可能收到多个报价,却没陷入恶性价格战,核心在于“客户更看重价值”:“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工业企业,交付周期、订单量适配性、质量稳定性,比单纯的低价更重要。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优势,各凭实力竞争。”
两大杀手锏:让“不懂设计也能下单”
平台能吸引客户,关键在于解决了工业客户的核心痛点:
· 专用配置:针对电感器、齿轮、矫形鞋楦等常见零件,客户只需输入参数,就能自动生成可打印的3D模型,不用懂专业设计;
· 实时定价+规模效应:修改参数后立刻能看到成本变化,订单量越大价格越优惠,让客户能精准控制预算。
工业3D打印的未来还能更疯?

斯特凡依旧常常泡在车间,他笃定:“3D打印的工业应用远没到顶,还有更多材料、更多场景等着被颠覆”。
(来源:菲尼克斯电气)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13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