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三股力量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发展逻辑。尤其在金属切削、激光加工与3C精雕等领域,市场对高稳定性、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系统需求日益迫切,高端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等先进设备和技术作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不仅是创新角力的主舞台,更是国产替代与国际巨头“短兵相接”的核心竞技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企业如何寻找得心应手的独特打法?
近期,智能网与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东京展开一场对话,围绕技术研发路径、行业战略布局、市场需求演变等核心维度,详细拆解维宏的破局思路——维宏以运动控制技术为内核,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进行自主开发,并通过需求洞察,不断将核心技术优势辐射至制造业的毛细血管,助力更多制造企业的崛起和发展。这场对话中,也许藏着维宏应对行业挑战、抓住技术机遇的关键答案。
垂直深耕:创新拓展技术护城河
俗话说“技术话语权” 决定市场主动权。维宏的突围,始于对核心技术的“死磕”。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维宏是国内少数完整掌握 “面向复杂曲面曲线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 并实现商品化的企业之一。该技术主要包括新一代高速梯形(HST)插补算法、高效衔接动作优化算法、高精度轮廓光顺算法(HPCS)、自调谐机械共振抑制算法、高速3D仿真技术、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前馈补偿算法、五轴联动控制等,如同数控系统的“大脑与神经”,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精度不够、速度不快、稳定性差”的普遍痛点。
算法层突破,维宏近年密集推出硬核产品矩阵。今年8月发布的WSD-H4混合多轴驱动器,以创新的"3轴同服+变频器"一体化架构,在确保高精度加工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助力客户实现精度与效益的双重跃升。同年3月,维宏向激光市场推出的“黑武士”系列智能激光切割头,则对标国际一线性能,既可以和维宏控制系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可以单独对外销售,提高综合竞争力。在金属切削领域,维宏将在数控系统积累的经验融入到具体应用,如加工中心、钻攻机、车床等的数字化制造,形成独特的行业解决方案。
随着NK550M多通道五轴数控系统、FE30M高端加工中心系统等金属切削解决方案,以及LS20A激光平面五轴坡口切割系统、TU30A-3D激光型钢三维五轴切割系统等激光切割解决方案的陆续推出,维宏在高端数控系统的应用开发道路上成功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目前,维宏已形成覆盖运动控制全链路的技术体系与垂直场景穿透力,其核心优势不仅体现于产品系列化布局,更在于能针对差异化需求打造解决方案组合拳——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耦合,为不同规模客户提供兼顾性能与成本的最优路径。赵总表示,“在复杂多变的需求面前,维宏数控核心平台 Phoenix 及WiseCAM套料软件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创新引擎。”Phoenix平台集成灵活的软件架构和强大的核心功能,可以实现利用插件集完成客户小型定制的开发需求,更可以通过直接调用数控平台功能模块,从而快速切入新市场。
拥抱外部变量,修炼发展“内功”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关键变量。人工智能不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进一步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想象空间。维宏亦主动拥抱这一趋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 例如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切割路径,让切割效率与精度实现双重提升,真正将AI 技术转化为制造场景的实用价值。
在赵总看来,“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更多是辅助工具,并不能根本能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仍需要团队持续创新修炼内功来构筑。”他进一步指出,如今中国制造业企业更趋理性:是否应用新技术、数字化推进到什么程度,都是企业综合自身情况的考量 ——企业不会也不应该为了信息化、数字化的名头盲目投入,而是依据实际生产场景与客观需求做决策。正是洞察到这种务实的需求逻辑,维宏早已在系统的兼容性、数字化适配能力上做足准备,确保企业启动数字化部署时,能快速获得精准支持。
锚定需求,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聚焦运动控制等通用型产品的核心应用场景,从汽车制造到半导体加工,从船舶重工到新能源设备,这些行业以规模化生产为特点,对效率的不断追求、对成本的精细控制早已让市场成为一片竞争白热化的红海。维宏的破局策略绝非盲目跟风,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入分析和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在深耕金属切割、激光加工、家具装饰三大主力市场的同时,锁定那些被行业巨头“遗忘”的高价值细分赛道。
例如,维宏专门针对口腔义齿行业开发的DT60义齿机控制系统,搭载HST算法有效保障了加工效率、精度、柔性,系统支持四轴、五轴联动,多通道加工效率成倍提升,因而得到了氧化锆、种植桥、钢托支架加工义齿机型用户的广泛认可。此外,在首饰加工行业,眼镜制造等小众领域,维宏同样发掘到很多不易察觉的创新点,通过提前布局技术基础工作,抢占先发优势。
赵总在采访中强调,厂商聚焦于高端市场时,当前国内大量制造企业的高性价比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满足,这为国产工业软件系统提供了关键的突围机遇。维宏以“技术普惠”为锚点,实现精度、效率和成本间的极致平衡,打造更多“用得起”、“用得好”的赋能方案。
布局全球,探索价值新蓝海
维宏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将目光转移到更广泛的海外市场。2024年,维宏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并以新加坡为海外总部向东南亚,印度以及南美等区域扩展。今年维宏还将计划参与8场海外展会,以此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赵总看来,维宏出海的目标来自内外因素的“双轮驱动”。一方面,跟着客户一起出海,为此维宏积极拓展当地的经销商、代理商等合作伙伴构建本地化的服务能力,并借助远程维护系统等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海外项目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维宏也希望将自身在制造方面的技术,理念找到更广阔的应用边界。
为了在海外快速开拓自身更广阔的市场,维宏将WiseCAM激光套料软件等在内的软件系统进行了更新迭代,新增了10余种语言。维宏的软件系统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也能全方位支持其他品牌的配套产品,助力全球范围内用户群体的效益最大化。
当工业领域正站在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选择都关乎未来航向。维宏以技术为刃劈开同质化红海,以需求为径叩开高价值窄门:既为国产企业冲破 “卡脖子” 困局树起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更在智能制造的进阶之路上,注入了有温度、有韧性的 “中国力量”。这条突围路,或许正是国产企业的未来方向。
(来源: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