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识别技术:RFID/条码
两种技术经常在用户群中难分难解:哪种技术才是适合的呢?自动化应用中识别解决方案的市场形势是否发生变化?劳易测发布技术报告,探究当前现代识别技术方面的趋势,并对这两种技术进行分析。

条形码作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识别介质,巨大意义在于其简单的适用性。例如,因为成本极低且被视为全球通用标准,条码被广泛用于印刷标签。现在条码可支持多种形式(例如数据矩阵码、QR码),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应用中十分普遍的一种存在。条码技术还在持续发展中,但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限制:它需要直接扫描到条码才能进行读取。条码印刷之后,数据内容(编码信息)也不能再进行更改。
因此RFID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旨在更高效地完成条码所胜任的各项工作,同时提供更多不同的优势,从而最终取代和淘汰条码。一些工业企业尝试使用RFID技术优化流程,特别是在供应链领域,同时一些技术提供商也在几乎所有应用领域中宣传采用RFID,这些针对性的行动在本世纪初引发了RFID热潮。当时给人的感觉是,RFID似乎能够包揽所有识别任务,发展到中期便会取代条码技术。回望过去,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条码技术会被RFID完全替代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经验依据薄弱,同时新技术的物理局限性也被大大低估。
经过多年的针对性技术改进,并凭借在不同行业和应用中无数试行项目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RFID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且可靠的识别技术,且相对于条码技术更具优势,但前提是必须对应用条件进行仔细的审查,并进行严格的成本效益估算。然而,所有行业中,条形码仍然是表现最好的。在许多应用条件下,不需要使用RFID的一些优势技术。

劳易测BCL 300i条码阅读器,对倾斜度偏大的中转箱进行正面识别。
此外,在一维码/二维码扫描仪、智能相机和视觉系统领域,目前市场上提供了许多专门为工业应用量身定制的高效产品。通过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或OPC UA等通信接口,该技术能够从容应对未来工业4.0方面的要求以及工业物联网所需的网络和云计算能力。
使用RFID还是条码,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我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技术。这两种系统的技术成熟度都能满足相应的要求。我们应根据专业建议和仔细分析结果来作出明智决策。
(来源:劳易测)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13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