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2025全景工博会
工业机器人

“机器换人”浪潮来袭 须坚守住的唯有“思想”

  2017年07月27日  

  7月26日是“机器人之父”约瑟夫·恩格尔伯格92周年诞辰,距离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也已经过去58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种类和数量都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其性能更是持续优化升级,进入了大规模应用的黄金时代。

  然而,机器人的黄金时代对于一部分人类来说却是个噩梦。“机器换人”现象在各行各业渐渐多起来,人类劳动者被机器人抢饭碗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人工智能(AI)威胁论”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其实,除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的其他技术也在和人类抢工作。例如3D打印生产线抢走制鞋工人的岗位、物联网技术让收银员丢掉饭碗等等,但是为何只有机器人引起了人类格外的警惕与恐惧呢?

  支撑机器人运转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是对人类大脑乃至整个神经系统的模拟。人类对人工智能恐惧的根源并不在于工作被抢走,而是作为人的身份和思想被取代。

  单就接手人类工作而言,机器人并不完全是个冷血的竞争者。现实中机器换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经营者为了减少人力成本而主动雇佣机器人员工,而是因人类劳动力不足不得已而为之。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制造业,其机器人使用率之所以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人口严重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面临老龄化困扰,让机器人进工厂将成为人类的切实需要。

  机器人代替人类去完成机械性劳动的结果便是人类的解放和人性的释放,由工业革命时代开始的人的异化和物化将在新的科技革命中终结,人们可以从事更具有创造性的、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

  也许有人会想到,文学、艺术创作类的工作现在不是也已经有机器人在做吗?从当前情况来看,创造性工作绝非人工智能之所长,比起依靠算法进行的机械性作业,它们学习创造性工作技能的速度要慢得多,甚至最终能否掌握尚未有定论。即使在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的天外来客三体人一样,模仿人类进而创造出了相似的机器人文化,这会威胁到人类本身吗?文化不同于技术,它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不会因新旧、群体的差异而非此即彼。人类文化与机器人文化共存未尝不可,这甚至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在机器换人这场大变革中,人类唯一不可被机器换掉的是思想。无论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速度多快,量有多大,这都不能成为其代替人脑进行思考的理由。否则,尚未摆脱大机器生产造成的物化危机的人类,又将陷入一场更彻底、更无可挽回的物化中去。像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出的用AI武装人脑以对抗AI的理论,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当人类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便利时,应当对温水煮青蛙效应保持警惕。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之所以能让人工智能为自己服务,是因为我们拥有思想,而一旦我们让AI代替自己思考,则将很快丧失身份,被其取代。

标签:机器人  我要反馈
最新视频
探索星辰!Elmo如何驱动精准天文观测?   
欧姆龙工件个体追溯系统 | 搭载超高速读码器VHV5-F,实现每分钟最高4000个代码的稳定读取   
研祥金码
魏德米勒麒麟专题
魏德米勒
专题报道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ABB以电气问题解决专家之志,回答未来之问。讲述与中国用户携手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绿色转型的合作故事,共同谱写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电气化未来。
企业通讯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线会议
热门标签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