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2025全景工博会
行业资讯

无缆水下机器人打开地球内空间

  2009年11月05日  

    像征服外层空间需要运载火箭一样,人类在开发利用内空间——海洋空间时需要水下机器人。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合作研制。

  它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海底卫星”,标志着我国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水平已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1995年7月至8月间,“CR-01”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海试,同时探查了5300米水深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取得了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录像、照片、侧扫声纳地貌图和海底50米深的沉积物剖面,实现一定区域内的深度调查,为查清我国开辟区的资源状况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997年6月至7月,经过工程化改进的“CR-01”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又一次参加了大洋协会组织的太平洋考察,下潜5176米,航程40公里,水下工作时间20小时,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

  “CR-01”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由载体系统、控制系统、探测系统、定位系统和回收系统五部分组成,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水下最大航速2节,续航能力10小时,回收海况4级,侧扫声纳两侧覆盖宽度2×350米,避碰声纳作用距离60米,浅地层剖面仪探测深度50米,攻克了智能控制与自动驾驶、四级海况水面收放、大深度下潜上浮操纵、高水压下结构密封和油密封补偿等多项关键技术,在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

  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少数拥有该项技术和设备的国家之一,跻身于世界前列。199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后续工作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863”计划支持下,于2000年立项研制新型6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CR-02”。与“CR-01”相比,“CR-02”在复杂地形下的导航与控制、测深侧扫声纳获取三维图像等指标大幅度提升,其测深两侧覆盖宽度2×100米,侧扫两侧覆盖宽度2×200米,测深精度为1%,自动定深精度为±0.5米,自动定向精度±1°,长基线作用距离10~20公里,增加了实用性,为我国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标签:机器人  我要反馈
最新视频
探索星辰!Elmo如何驱动精准天文观测?   
欧姆龙工件个体追溯系统 | 搭载超高速读码器VHV5-F,实现每分钟最高4000个代码的稳定读取   
研祥金码
魏德米勒麒麟专题
魏德米勒
专题报道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我们的回答》ABB电气客户故事 ABB以电气问题解决专家之志,回答未来之问。讲述与中国用户携手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绿色转型的合作故事,共同谱写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电气化未来。
企业通讯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研祥金码R-6000系列读码器调研活动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研祥金码R-6000系列智能读码器免费借测!

Regem Marr研祥金码R-6000H智能读码器,拥有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读取各类条码,在多个行业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线会议
热门标签

社区